刘安平一直念叨,“本来想赖在家里过个儿童节的。”意思是想拖延上班的时间。曹小华心说:“还是快上班吧!你都快把俺急死了!”那一阵子,曹小华看到一个说法叫“烂尾娃”,说的是大学毕业后不就业在家躺平啃老的孩子。如果刘安平成了“烂尾娃”,曹小华认为那是自己的责任,把好好的孩子给养坏了。在关键时候,父母就得把孩子推出去,像羽翼养成一直不敢飞的小鸟,大鸟逼着它飞向高远的天空一样。
曹小华笃定刘安平是一棵根正苗红的苗子,只要站上正轨,就会良好运转。现在他好容易上了轨道,自己得多鼓励他,不能表现出任何一点儿不舍。
分了片区后,片区调度给了刘安平分厂调度的电话号码,两个人通了几个电话,聊得蛮投机。分厂调度告诉刘安平,别看厂子在一个镇上,四周比北方的城市还要繁华。刘安平很兴奋地告诉刘大海曹小华。曹小华很高兴,心说:这可对了孩子的胃口。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繁华的大地方,不喜欢贫穷的小地方。当初报大学,就明确表明不在自己的小城上大学,也不去那个在小县城的名校。一句话,就是嫌弃这些城市地方小经济落后。
知道刘安平来了公司,曹小华的几个同事给曹小华发信息出主意,让他们两口子找找门路让刘安平留在本部。曹小华不肯,刘大海也不肯。他俩认为孩子窝在本部得不到锻炼,没有什么前途,不如去外边。老祖宗不是说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尤其是刘大海,他自己在外边“飞”了十七年,如今窝在家里,不习惯也无可奈何,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刘安平身上。在曹小华看来,在家里上班,顶多也就像刘大海那样,整天窝在格子间里,慢慢被抹杀掉生命的活力。还是去外地分厂吧,最起码活动空间大,能够迈开腿。空间大了,精神压力会小一点儿。再说,上班不就是为了赚钱嘛!在外地上班,工资要比在家里上班高许多。
刘安平第一次去上班坐的是高铁。七点的车。刘大海开车送刘安平,曹小华跟着。进站前,刘安平拥抱了刘大海和曹小华。在儿子宽大的怀抱里,已经变瘦的刘大海和曹小华,显得非常弱小。这大概是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回来路上,曹小华想起刘安平的依依不舍,忍不住抽泣起来。刘大海也红了眼,说曹小华:“哭什么!”情绪上来也就那一阵子,哭过情绪很快就平复了。刘大海担心儿子不适应,曹小华安慰他说:“你放心!儿子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刘大海把曹小华放在立交桥下,直接上班去了。曹小华沿着大路往东走。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好多年,这段路还是第一次步行走过。曹小华边走边看,发现路边有个没竣工的楼群,门口的牌子已经摘掉,隐约可见“某某建筑公司”,就是老家那个爆雷的金融公司。看来这几栋烂尾楼,将来会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2025年2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