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作者: 竹童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14:45 被阅读0次

【记者】

  看到网络上热传的这条消息,突然想到写一篇一千个字以内的文章,这个很难去展开的话题,最多只能讲1/3。

    媒体是实行改革开放后获利最大的“暴发户”,在推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媒体扮演一个真正的市场“喉舌”角色,媒体广告推动了整个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让自己获得了最大的利润,在改革开放初期媒体主宰了很多快消商品的市场,一些广告的黄金位置要通过竞标来获得,媒体广告产业形成了畸形的快速发展,也让媒体队伍中的记者数量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的有正式编制的记者和分层聘用的记者,大家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希望可以挤进这个记者队伍中去,如此美好的时光维持了20多年,也让不少“广告部主任”由此而进了监狱。

    “记者”队伍的构成,最早的广播和报纸记者都是从机关和学校中借调式转岗过来的,当时专业对口的大学生还很少,多数留在省级以上城市了,从最早的大学分配到通过考试招聘,记者队伍的构成并不要求完全是专业对口的大学生,不管你是有正式编制的,或者你没有正式编制,任何一个岗位上的记者,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特有的角色作用。

    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媒体的作用发挥到一个最高的位置,也给予了记者最大的一个发挥展示舞台,只要个人稍微努力一下,各种荣誉和收入会扑面而来,同时也让一部分记者快速的“沉迷”在自以为是的状态中,这个“记者”行业到达了从未有过的岗位高度,记者一直是站着改革开放的那个“风口”。

    有不少保持清醒的“记者”下农村去基层,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在那个年代也拿出了许许多多很好的新闻作品。

    媒体“记者”一直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他们只是一个媒体机器里的螺丝钉,从“晨会”来确定当天的“采编方向和采编内容”,到“编委会”的最后决定拍板,整个新闻产品的制作过程,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流水线模式,最少设立了“三层次管理”,新闻无差错一直是媒体重要的考核内容。

      在这样的一个“媒体体制结构内”,记者所承担的采编任务和受到约束管理,一前一后释放出压力,一个记者的能力和媒体领导之间形成了一种力量平衡关系,一个支点上的两头,需要彼此来维持一种平衡。

    记者背靠媒体这棵大树遮风挡雨,一年前我在一个公开场合讲“记者队伍规模的水份”会被市场挤出很多,特别是湖州这样的地级市媒体经济和GDP是挂钩的,本来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省级媒体把手往下伸抢市场切走了一块,网络媒体抢占了80%的网络发布通道,把蛋糕切走了一块,网络社交媒体自媒体也在蛋糕上咬了一口,在这样的前后夹击状态中。

    又一次,把“记者”推向了风头浪尖。

    2018真正考验你们的智慧了。

记者 记者

相关文章

  • 记者,记者

    我高一的时候就参加了学生社团,采写校园新闻,做一份叫做《追影》的报纸。因为是做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又可以小小地满足...

  • 记者

    记者是我未来可能要做的职业,今天看了柴静写的《看见》,还没看完,我承认,感触很多,记者这个职业到底要我做什么。 记...

  • 记者

    【记者】 看到网络上热传的这条消息,突然想到写一篇一千个字以内的文章,这个很难去展开的话题,最多只能讲1/3。...

  • 记者

    观察 记录 传播

  • 《记者》

    ‘记者’这个词不一定指在生活中去采访,而是把信息传达给我们,让我们知道这个事情这个事实,让我们从中可以可以知道一些...

  • 记者

    40多年过去 时至今日 我都没有足够的勇气说 我是爱母亲的 10岁那年的一把刀 至今还深深戳在我心尖上 面对邻居夫...

  • 记者

    硕士毕业以后她到报社工作,成为了一个记者。这份工作一直是她向往的,以前听说记者采访以后写了稿件就可以回...

  • 记者

    曾经很喜欢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顺便看个凤凰卫视,那时候我高中,很喜欢打扮得知性美丽端庄大方,然后去采访喜欢的人有趣的...

  • 记者

    我的理想,是去做一个记者,从我来到北京这个城市开始,我就怀揣着这样的梦想,我想要拿着大大的相机拍下这个小小的城...

  • 记者

    北京开两会,世界各媒体机构均派精兵强将,齐聚人民大会堂!为抢得第一时间发文,老记们趴在地毯上工作,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og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