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技术分析基本哲学

技术分析基本哲学

作者: 追梦人在路上不断追寻 | 来源:发表于2023-01-16 14:21 被阅读0次

技术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行为,借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主要运用的工具是图形。 「市场行为」包括三大基本资料:价格、成交量,以及未平仓量(未平仓量只适用于期货与选择权)。 「价格行为」是比较常用的名词,但意义似乎过于狭隘,因为技术分析者通常都把成交量与未平仓量纳入整体市场分析的一部分。 可是,经过前述的特别说明之后,在往后的讨论中,我们把「价格行为」与「市场行为」视为同义语,互换使用。

image.png

技术方法建立在三个基本前提之上:

  1. 市场行为预先反映一切。

  2. 价格发展呈现趋势。

3.历史重复发生。

市场行为预先反映一切

这句陈述——市场行为预先反映一切——或许是奠定技术分析理论的基石。 除非充分了解与接受这个前提,否则往后的讨论没有太大的意义。 技术分析者相信,任何足以影响价格的因素,无论是经济基本面、政治面、心理面等等,都已经预先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据此推论,研究价格行为本身就已经足够。 这个陈述表面上看来有些狂妄,但如果花点时间思考其中的内涵,实际上难以反驳。

事实上,技术分析者主张的是:价格行为应该反映供给与需求的变化。 如果需求超过供给,价格应该上涨; 如果供给超过需求,价格应该下跌。 这个原则是所有经济基本预测的基础。 技术分析者只是把这个原则颠倒过来,达成前一段的结论——无论基于什么理由,只要价格上涨,就意味着需求超过供给,经济基本面偏多; 只要价格下跌,就代表经济基本面偏空。 在技术分析的领域内提到经济基本面,看来似乎有些奇怪,实则不然。 技术分析毕竟只是从间接的角度研究经济基本面。

绝大多数技术分析者应该都同意:经济基本面的根本供需力量,才是造成多头与空头市场的原因。 价格走势图本身并不会造成行情的涨跌; 图形只是反映市场的多、空心理。

原则上,技术分析者不关心价格上涨或下跌的理由。 在价格趋势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关键转折点,几乎没有人确实知道造成当时市场走势的原因。 虽然技术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有时候似乎过于单纯,但随着经验的累积,前述第一个前提——市场行为预先反映一切——将愈来愈具说服力。 如此一来,既然任何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最后都会反映在市场价格上,那么研究市场价格本身显然就足够了。 技术分析者研究价格走势图与其他的技术指标,实际上就是让市场本身透露未来走势的信息。 请注意,技术分析者未必试图击败市场。 本书往后讨论的技术工具,都只是分析者研究市场行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辅助技巧。 技术分析者相信行情的涨跌都必然有其原因; 但分析者预测行情发展时,并没有必要知道这些原因。

价格发展呈现趋势

趋势是技术分析不可或缺的概念。 同样的,如果你不接受价格发展呈现趋势的前提,就没有必要继续研究技术分析。 研究价格走势图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在早期阶段辨识趋势,然后顺着趋势发展的方向进行交易。 事实上,大部分技术分析方法本质上都是顺势法; 换言之,分析者尝试辨识与追随既有的趋势。

「价格呈现趋势发展」还有一个辅助前提:既有趋势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大于反转。 当然,这个辅助前提引用的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我们可以把这个前提表示为另一种形式:既有的趋势将继续朝相同的方向发展,直到趋势反转为止。 这也是技术分析领域内的普遍原则顺势交易方法的根本精神就是:停留在既有的趋势中,直到反转征兆出现为止。

历史重复发生

在相当程度内,技术分析就是研究人类心理。 举例来说,价格型态的研究,就是在过去一百年来的价格走势图中尝试辨识与归纳人类心理所造成的价格结构。 这些图形结构显示市场的多、空心理。 由于这些价格型态在过去有效,因此也假设在未来有效。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类心理的研究上,而人类心理的原则亘古不变。 「历史重复发生」的前提还可以换个说法——对未来的了解,关键在于对过去的研究; 或者,未来只是过去的重复。

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的比较

技术分析研究市场行为,基本分析则研究造成价格涨跌或维持不变的经济根本供需力量。 基本分析方法探讨所有可能影响市场价格的相关因素,藉以决定该市场的内含价值(intrinsic value)。 内含价值是基本分析者根据供需原理而判断的实际价值。 如果内含价值低于市场价格,代表市场价格高估,应该卖出; 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内含价值,代表市场价格低估,应该买进。

这两种预测行情的方法,都试图解决相同的问题——决定价格的可能变动方向。 换言之,这两种方法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应对相同的问题。 基本分析者研究市场走势的「因」,技术分析者研究「果」。 当然,技术分析者相信他们只需要知道「果」,完全没有必要知道价格发生变动的理由或「因」; 基本分析者则总是想知道「为什麽」。

大多数交易者把自己归类为技术分析者,或基本分析者。 实际上,两者有许多重叠之处。 许多基本分析者也熟悉技术分析的基本教条; 同样的,许多技术分析者也至少了解一些基本经济原理。 问题是,这两派的看法经常彼此冲突。 在重大行情的起点,基本分析者通常不认同市场行为。 在这类趋势发展的关键阶段,两派论调的歧见最大。 当行情发展到某个程度之后,两派的观点通常会趋于一致,但交易者通常都已经来不及采取行动了。

这两种方法会有所歧异,可能是因为市场价格通常领先已知的经济基本信息。 换言之,市场价格是经济基本面的领先指标; 或者,市场价格领先当时的传统智慧。 虽然已知的经济基本信息已经反映在行情中,但目前的价格正在针对未知的经济基本面进行调整。 历史上的一些大多头与大空头行情往往发生在经济基本面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 直到人们察觉基本面发生改变时,新的价格趋势早已发展一大段了。

经过一番历练之后,技术分析者对判读价格走势图的能力应该逐渐产生信心。 即使价格走势似乎违反所谓的传统智慧,技术分析者也能够坦然成为少数分子。 因为他们知道价格行为背后的原因最终都会真相大白,因此也无须再等待进一步的确认。

一旦接受了技术分析的基本前提,就能够了解技术分析为何优于基本分析。 如果交易者只能挑选其中一种方法,合理的选择应该是技术分析,因为技术分析本质上就涵盖了基本分析。 如果经济基本面已经反映在价格行为中,显然没有必要再研究这些经济基本面; 换言之,技术分析是基本分析的捷径。 但是,反过来说则不成立; 基本分析并不研究价格行为。 我们可以只透过技术分析方法在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可是,如果完全不考虑市场的技术面,单纯根据经济基本面进行交易,我对其中的可行性有所怀疑。

分析与时效

如果我们把决策程序划分为「分析」与「时效」两个独立的阶段,结果应该会更为清楚。 期货交易因具备高杠杆的财务效果,因此时效的拿捏非常重要。 即使能够正确判断行情的大致发展方向,结果还是可能亏损。 由于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很低(通常低于契约价值的10%),只要价格朝相反方向小幅变动,就可能造成交易部位的重大损失。 反之,在股票市场中,交易者即使对行情发展方向判断错误,仍然可以抱牢部位,期待将来有解套的一天。

期货交易者不能奢求这类机会,买进-持有策略不适用于期货市场。 在第一个阶段,即预测阶段,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都适用。 然而,当提到关于特定进场与出场点的判断,这类时效决策却几乎只能仰赖技术分析。 因此,即使交易者在初始阶段采用的是基本分析方法,只要仔细思考交易者进场前所必须经历的步骤,就能够体会技术分析将成为整个程序所不可或缺的工具。 另外,对于个股筛选或类股轮替的买卖决策,时效拿捏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技术分析的弹性与适应性

技术分析几乎能够运用于任何交易工具与时间架构,这种适应性显然是重要的优点。 在股票或期货的交易领域内,技术分析的原则普遍适用。

技术分析者能够追踪的市场数量几乎不受限制; 基本分析显然就无法这样,因为其分析工作涉及大量的资料收集与专业知识。 技术分析在这方面的优势绝对不可被低估。

我们知道,行情发展总是会经历活络与沉寂的循环,有些期间呈现明显的趋势,另一些期间则毫无趋势可言。 技术分析者可以专注于那些趋势明确的行情,忽略其他市场。 因此,技术分析者的专注力与资本可以顺应市场的轮替。 另外,在不同的时期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热门」市场,并呈现出重大趋势。 而当任何特定市场经历了一段趋势明确的行情之后,往往都会出现相对平静而缺乏明确趋势的市况,并且由其他市场或类别取代其「热门」的地位。 技术分析者可以自由挑选适合介入的市场。 可是,基本分析者通常只专精于某一类市场,不具备这类随意转换市场的弹性。 即使基本分析者想要转换到其他类型的市场,他们面对的障碍通常远甚于技术分析者。

技术分析的另一个优点是宏观。 随时追踪所有市场,可以感觉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向,避免追踪单一类别市场而「坐井观天」。 另外,许多市场之间都存在经济相关性,某类别市场的价格行为往往可以预先显示其他类别市场未来走势的征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技术分析基本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pz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