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小伙伴说参加太多课程了,演讲、写作、减肥、复盘等等。没有时间,要做断舍离。的确,我之前也有这个困惑,虽然用减法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今天读了萌姐的《加速》才找到了根本原因。
什么知识值得学?什么知识值得学?
有三个标准:1、 区分知识和信息;2、区分知识与表演;3、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1、区分知识和信息。
信息是我们每天都会浏览新闻,八卦、娱乐等等,一些觉得有趣的就是信息是有时效性的。
知识是经头脑处理过的个性化、结构化的信息,并没有时效性。
我们会经常错把信息当作知识,结果囤积了一堆可能转身就忘记的信息,却找不到任何可以发挥的空间。
2、区分知识与表演。
我听过了一些课程后,觉得自己都懂,好像都可以教别人了。复述课程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当别人问一些更深的问题,我就哑口无言了,因为这些不是通过我自己的经历或者研究的出来的知识,是听回来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其实是懂怎么表演,是懂了惰性知识,而不是核心知识。
我平时随处可见职场新人宝典、心里鸡汤,屏幕一关,什么都忘记了,这就是惰性知识。
萌姐的理论体系是她根据时间经验总结而成的,这就是她的核心知识。无论听众提什么变化多端的问题,她都能从自己的知识框架里顺利提取答案。
这便是核心知识和惰性知识的区别。
3、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借助大咖和四个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找某个领域的专家或大咖,让他们为我们筛选,既能提高自我输入门槛,也能确保学到的知识更有价值。
第一,这些知识能不能提升我们某些技能?
第二,它是否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
第三,它是否能与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出火花?
第四,是否满足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回答了四个问题,我们就知道这些知识对我们会产生多少价值,值不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我们就了然于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