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大冰《阿弥陀佛么么哒》两节

读大冰《阿弥陀佛么么哒》两节

作者: A沙漠里来的悍将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21:57 被阅读0次

(1)

第一次看到书名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作者一定是个别致的人,后来看到另两个书名《我不》《乖,摸摸头》,更确定作者是个有意思的人。

大冰的书名很有特色,与众不同,充斥着纯真可爱和亲昵,或许对于理性人的说,未免过于矫情,但对于感性和柔软温暖并存的人,未尝不是一种治愈。

书里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孩子的心愿》,讲一个15岁时患了白血病的孩子越阳,在17岁离世后,父母带着他的遗愿找大冰帮忙的故事。

越阳是个天才型的孩子,不仅品学兼优,对音乐也极度热爱和有天分,15岁时已经写了不少歌词,只待将来学完乐理为自己谱曲。

不幸的是,越阳在15岁时患上白血病,弥留之际,告诉妈妈自己的心愿——带着自己的歌词,找到大冰。

这对普通的中年夫妻,在丧子的沉重打击下,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为了孩子的遗愿,夫妻俩从浙江跑到丽江去找大冰。

身为歌手兼作家的大冰,答应了夫妻二人的要求。

然而,几个月以后,大冰发现那并不是孩子真实的意图——越阳的遗愿,真正的目的是让父母活下去。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读到泪目。

(2)

大冰很擅长讲故事,文笔很好,从用词造句上,能读出作者思想上的自由洒脱,同时也很擅长制造金句。

金句是作者多年阅历下思考的结果,从中看出作者对人情世故有一番自己的见解,透彻温暖,不苛刻。

比如: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善意是人性中永恒的向阳面。”

“人性在每个人身上的星辉闪光都只是刹那。但正因为有了那一刹那,有些人才变得永恒或伟大。”

作者对氛围的描写也很巧妙,不写人不写室内,而是用室外的喧闹来烘托,比如“喧闹的丽江正月,街上的嬉闹声声声入耳,小屋里却一片沉默”,显得室内气氛更加沉重压抑。

(当时越阳父亲正讲到孩子离世的情景,说不下去陷入沉默。)

从另外一个故事里,看出作者是个心有梦想之人,而这梦想有趣,不势利。也就是这份独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读者慕名前去大冰的小屋。

(3)

很多人骂大冰“矫情、(嘴)炮王、文字烂俗没内涵”,我倒不这样认为。

以故事为载体的书,有些故事作者会指出其中意义,但有一些不一定指明,就像大多数人活着,其实都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

很多人的选择和行为,本身就未必一定有深刻的含义。有没有意义,在于你从哪个角度看。而关键是,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所以,何必苛求作者面面俱到?

就算是纯鸡汤,也能短暂慰你心灵不是?

而对于要走写作之路的我来说,如何讲一个有温度的故事,则是重点,否则干巴巴的东西就像骨头,没法吃的东西,谁会喜欢呢?

(之前鱼大大推荐看的书的那些点,还是要自己有意识地分析着看,这个作业布置得很好,谢鱼大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大冰《阿弥陀佛么么哒》两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tt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