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罗振宇跨年演讲》有感——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

观《罗振宇跨年演讲》有感——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

作者: 成长成长终长成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16:07 被阅读1265次
观《罗振宇跨年演讲》有感——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

当晚朋友圈被007战友们各地的聚会照刷屏,真心觉得这是多么温馨的大家庭,并庆幸2017年的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只可惜自己没能去参加,在看跨年演讲的过程中,我还和其中一位同龄战友调侃到,“你觉得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去现场”,他回答到最少一年最多三年,我也笃信于此,现在还不能去,只是因为时候未到。

                内容回顾

1、关于我们这代人的焦虑,六个问题——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2、阶段性答案六个脑洞

第一 个脑洞: 动 车 组 脑 洞

所谓的创新,没必要走捷径,扎到最深的现实中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就像罗辑思维办公室的墙上的话:结硬寨,打呆仗。中国经济分明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的动车组,车厢越多速度越快。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平凡创新时代”,每一节动车都可以独立成章、动力惊人!

第二个脑洞 : 热 带 雨 林 脑 洞

中国有足够的规模、足够的内部多样性……不论你选择做物种连接器,还是维持一个独立小生态,都有充足的机会,都是不错的活法。

这是罗胖 2017 年开的第二个脑洞——“热带雨林脑洞”。

第三个脑洞  :  比 特 化 脑 洞

2017年,“赋能”这个词大热,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说:“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跟不上时代变化会不会被淘汰?在比特化的世界,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什么都不用担心。

第四个脑洞 : 拔 河 脑 洞

在全球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中,中国看到了参与拔河游戏的机会。中国拥有规模优势,就具备了主导权。

谁主导拔河比赛?——规模大的。

如果打开拔河脑洞,你就能看懂——中国增长会不会遭遇天花板?

当然不会,因为在拔河游戏的规则之下,在供应链构成的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天花板根本不存在。

第五个脑洞: 终 点 站 脑 洞

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终点站。

第六个脑洞: 枢 纽 脑 洞

西方通过中国投放秩序,欠发达国家通过中国在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繁荣。这就是中国的枢纽作用。

3、人 生 算 法

人生算法不是一把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我们具备概率的思维模式,通过不断反馈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

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复它,加强它。

                思考践行

观《罗振宇跨年演讲》有感——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

如果仅仅是看过一遍跨年演讲直播,听过其中的道理,先不说能记住多少文字,就算全部能记住,那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可能也是微乎其微,所以这得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这些文字进行深入思考,去践行,反思总结,再去践行,找到出适合个人的“人生算法”,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动车组脑洞”,我们007er每个人都是一节动车,有着自己的动力,能够任意的组合,这可能就是我们007团体的强大之处吧。

就拿自己来说吧,目前接触的东西还不多,大三面临的选择无非就是准备毕业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按照目前的状况,我是确定选择考研,为什么呢?

先说找工作,因为自己本科学校不是很好。可能现在出去暂时找不到比较好的工作,虽说文凭不是最重要的,但毕竟文凭是一块敲门砖,这也是区分大学毕业生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你说有没有其他不是重点大学毕业也找到好工作的大学生,当然有,而且还不少。只是不同大学找到好工作对应的可能性大小不一样罢了,从长远看,有个高学历的文凭肯定相对较好。可能性更多,而且现在很多单位招人研究生只是很普通的学历,既然现在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那考研考什么专业呢?之前自己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跨专业还是本专业,我选择跨专业,原因有两个。

第一,我对本专业不是有太大的兴趣,当初选专业很迷茫,跨专业相当于转行,现在转行代价还比较低小,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结合目前的专业,选择相近的专业,深入学习,先习得一技之长,安身立命。

第二,跨专业能选择的学校更多,能选择的城市更多,不同的城市机会也不同,可能性也就不同。而且考试的科目自己也相对擅长。

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实践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知识无用论,(当然这是谬论)知识很多时候无用,就是因为不用,没有和实际相联系,所以这就需要更多实践,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遇无法预测的问题,这时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再反思,缝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就像古典老师所说的那样,如果暂时找不到兴趣和优势,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我直接告诉你:25岁前求成长机会;30岁前求平台;35岁求一个稳健上升的事业;40岁开始求财

2018最重要的事是践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践行践行再践行!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罗振宇跨年演讲》有感——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up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