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图片分析

图片分析

作者: 夏天的大月亮 | 来源:发表于2020-08-15 14:32 被阅读0次

    摄影作品分析

    摄影是一种借助于光线对客观对象进行描绘的视觉记录或表达方式。因此,摄影又称之为“光的绘画”。

    摄影是一门技术,也可以是一门艺术。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它是通过真实、生动的画面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主体:主题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构成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主体不但是画面内容的中心,也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它景物都要围绕它配置且与它关联呼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主体在画面的安排上要明确、突出、被强化并引人注意。

    陪体:在画面上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主体揭示主题,同时也起到均衡画面作用。

    陪体的安排和处理要使画面富有生气并与主体形成对比,起到对主体陪衬、烘托的效果,而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主体的表现。

    环境:主体周围的人或景物。主体前面的景物为前景,主体后面的景物为背景。

    合理地运用前景可以增加画面层次,表现空间深度,强调现场气氛,增加构图变化。

    背景可以点明主体所处的时代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气氛,可帮助观众理解主题思想、情节内容和帮助刻画人物性格。

    线条:画面组织的形式构成的重要元素,在画面中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生命,光线是摄影成像、造型、构图的重要手段。

    摄影构图,就是把我们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中,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的区别:绘画是一门加法的艺术,摄影是一门减法的艺术,因此,摄影又是一门选择的艺术。

    摄影与绘画一样,要使画面更美,构图就要使画面中的人物、景物、光线、影调、色调等要素的安排体现和谐。具体体现在均衡、对比、节奏三个方面。

    一、看立意——读懂画面的含义,概括作品主题

    二、看表达——分析画面的各种表现技巧

    主体、陪体、环境(前景、背景)

    光线

    构图

    影调(黑白摄影高调低调,彩色摄影冷暖调等)

    色彩

    景别(远景—特写)

    高度(俯仰平拍)

    方向(正侧拍等)

    摄影技术(光圈、焦距、虚实、摄距、景深等)

    瞧新娘

    相关文章

    瞧新娘

    这个作品都很熟悉,曾经北电的考题

    《瞧新娘》——摄影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以农村为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画面中,一扇明亮的窗户映入眼帘,上面贴有红色的双喜窗花以及各种剪纸。窗外拥着一群人,他们向窗内投射着好奇的目光,神态各异。而窗内,两只红色的枕头摆在窗口,好一派热闹喜庆的结婚场景!

    作者在拍摄时,大胆运用了窗户的框架结构,在画面中以窗的轮廓,形成框架式的构图,把观众的视线都汇集与画面中心,起到了突出、烘托主体的作用,令我们的眼睛关注于这扇窗户,以及窗外的人群。

    在画面中,窗口的人群位于画面下部的黄金分割位置。这不仅使观众的视觉兴趣点集中于此,亦是起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而画面底部的枕头以及四周围的窗框,都是具有戏剧化特点的陪体,他们把人群隔绝在了房间之外,营造了一种神秘、好奇的气氛,同样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

    其实,画面中最吸引人的,也是最精彩的部分要属画面中的主体,人群。他们的目光投向窗内,同时,作者在取景时位于窗内,这带给观众更多开放的思维。通过这一群人各异的神态,也许会让我们联想到许多。比如,“窗内到底发生着什么?新娘在哪?新娘好看么?”等一系列趣味性的思考。作者利用了开放式的构图,充分展示了作品主题《瞧新娘》的具体内容。

    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短焦距的广角镜头,完整的取下了整个窗框的全景。同时,使得画面具有立体感,透视关系明显,表现效果显著。景深的范围也比较大,包括枕头、窗框、以及人群,都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整体上细节丰富,内容充实,作品整体布局合理,十分精彩。

    在用光的方面,光源来自于窗外直射的阳光。较硬的测逆光来自于画面的左测。光线直射入窗户,使得窗户的框架在窗台位置行程明显的投影。作者在曝光测定时,为了保证主体人物的曝光正确,作者测定了人物脸部的曝光数据,使得人物细节丰富,质感丰富。但窗口部分曝光过度,暗部曝光不足。影调较硬,明暗反差较大,但明暗的对比也简化了画面,同样起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在色彩上,这幅作品色彩变化多样,带有强烈的暖调,红色的双喜字,温暖的阳光,都营造了一种欢乐,温暖的场面,为主题做贡献。

    在拍摄这幅作品的时候,作者的创意才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为了表现“瞧新娘”的这层含义,作者通过对围观人群的刻画,侧面描述了一个隆重,喜庆的结婚场面。使得画面充满趣味,又不失喜庆的韵味。

    总体而言,这幅作品完整的表达了瞧新娘的情景,喜庆的气氛也洋溢其中。画面布局合理,构图开放大胆,构思巧妙,曝光合理。作品以农村为题材,生动地表现了农村结婚喜悦的场景和气氛,表现了农村的美,是一幅精彩的摄影作品。

    一缕阳光

    《一缕阳光》——摄影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生活题材的人文纪实作品,这是其组照作品中的一张。画面中,一名小朋友站在走廊一边的窗口,一缕阳光从窗口射入,照亮了小孩子的眼睛。他身后的走廊也因为光线的照射,明暗交错着。这是一幅很美好的生活场景,小孩子面带微笑。他向往阳光,向往美好的生活!

    作者拍摄时,采用了经典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法,把画面主体-----小孩子,放在了右侧的黄金分割线位置。这不仅仅可以使画面吸引观众的注意,也更突出了趣味中心。另外,这幅作品也运用了开放式构图。画面中,小孩子的目光指向画面外,也同时引领着我们不由得思考引画面外的场景。这引发了人们的对小孩子内心的思考,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世界。

    画面的主体突出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作者采用了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仅仅压缩了空间,提炼了画面的主题,还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另外,较大的光圈的使用,更是虚化了背景,缩小了景深,进一步突出了主体。这幅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中景景别,焦点控制在小朋友的脸部范围内,保证了主体的细节,包括发丝,脸颊皮肤质感等部分,十分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的神态。

    在用光方面,点光源是整张照片的主题和亮点。光线来自于右前侧,偏重于侧逆光方向,光线较为硬朗,使得小朋友的脸部十分有立体感。光比适中,使得脸部暗部的细节也比较丰富。而背景中,光景明暗交错变化。画面下半部分的处于阴影中,上半部处于亮部。整体反差较大,画面略显生硬,不过在与主体人物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使得人物的轮廓均匀、明显。摄影师运用了各种手法,突出了主体,技巧过人,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

    这幅作品也运用了黑白是色调,这是一种简化的效果,黑白灰的过渡勾勒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一缕阳光。阴影是黑色的,过渡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高亮的白色。正是这些简单的色彩简化了画面,但细节依旧丰富,这也是这幅作品所吸引人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幅作品内容新颖,对主题《一缕阳光》的表现十分生动。光线的控制更是恰到好处。主体突出,细节丰富也是这副作品的亮点。所以这是一副堪称优秀的摄影作品!

    窗外又闻摇橹声

    (佳能1Ds数码照相机35~350毫米变焦镜头速度125秒F16光圈)

    《窗外又闻摇橹声》图片分析

       

    画面中小河流水,古宅人家,绿树摇曳,摇橹声起,春风江南,让美尽收眼底。水乡生活的安逸,连时光都慢下脚步,谁知正值春日,于是草长莺飞,春光乍泄,醉了水乡人,也醉了作者自己。

    用光方面,在作品中自然的侧逆光透过树枝、房屋的间隙照在水面上.光照均匀,光线柔和,表现出了真实自然的形态。小河左岸以亮调为主,右岸则以暗调为主。阳光照耀下的绿树,满枝青翠,使得树叶既带上了透明的质感,透过树叶的阳光投射到小河右边的房屋的白灰墙上,光影斑驳,错落有致。

    在构图方面,《窗外又闻摇橹声》景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自然与和谐的关系.整个画面浑然天成,把水乡的主题展现在观赏者面前。作者使用广角拍摄,景深很大,而且近大远小,纵深感特别强,给人以河水源远流长的感觉。小河两旁,一边是浓密的树,一边是江南特有的水上民宅。船儿划过,激起的一层层涟漪,倒影跟着波动.河水也有了生命感。画面中最有意味的应属河中的两叶扁舟。船上,穿着古朴的江南妇女,摇着船橹,嘴里还哼着江南小调。还有那排红灯笼,虽然在画面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红火的色调,给人跳跃、热情的感受,充满了希望。作品采用竖构图.适合表现主体的动势,两岸葱茏的树,透过树枝和房屋的间隙倒映在水面上的云影天光、古老民居屋檐下悬着的成排的红灯笼作为陪体,均衡着画面,渲染着水乡氤氲的气息,画面更具形式美感。不仅如此,整幅画面在完整、和谐中又富有动态的元素,春风拂动、柳枝翩跹、灯笼摇曳、水面涟漪、小船悠悠。

    作品在动静对比的基础上,还注意到了色彩元素的对比运用。两岸葱茏的树与挂着的红灯笼形成对比,给人一丝暖意,也给色调稍显黯淡的清冷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使画面色调均衡、舒适。往往一幅作品的色调的倾向性决定了表达画面艺术感情的倾向性。画面从墨绿、碧绿再到翠绿,再配上一排红灯笼,色彩的运用体现了画面的旋律,体现出感情表达的起伏,色彩配合极佳,赏心悦目。再加之岸上的实景与水中的虚景相依相随,产生如诗如梦的意境,营造了一种希望、自然、和谐的气氛。船漂过,河中绿树的倒影跟着飘动,干净简洁的布局,颇具水彩画的效果。

    在艺术形式上,《窗外又闻摇橹声》用广角镜头拍摄,景深大,画面纵深感强,突出了水巷的幽深,水乡人生活的宁静。远处的被摄体都能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使得在较窄的环境里拍摄范围较广,扩张了空间,画面内容丰富。利用近大远小的特性,创造了一种纵深的环境感觉,表达了一种形式上的美感。作品所选视角独特,层次分明,影像无单调感,窥得一隅江南春景。

        线条简练,透视感强亦是《窗外又闻摇橹声》这幅作品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河流的两岸形成的线条已引起视觉上的延伸,画幅有限,而人的遐想无限,在思想内容上,寄情山水是风光摄影家惯用的手法,大多有歌颂大好河山之意。这幅照片像是江南水乡的一个缩影,呈现了水乡的美丽风物,以及美景之下,水乡人恬静悠闲的生活状态。作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这种安逸生活的向往。

    白求恩大夫

    《白求恩大夫》摄影作品分析

    作品表现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白求恩大夫于1939年在雁宿崖,黄土岭对日寇进行歼灭战前线,在离战场只有四五里地的炮声隆隆的黄土岭土地庙里,沉着地为八路军伤员施行急救手术的情形。

    作者吴印咸,为了表现这位国际主义、共产主义伟大战士,他跟随白求恩在晋察冀前线一段时间,拍摄白求恩在战火纷飞中和中国医生、八路军、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八路军将土和老百姓治伤治病的事迹,以及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德。吴印咸和白求思相处的日子里,也建立起亲密的友情。《白求恩大夫》就是吴印咸与白求恩建立深厚的情谊,为白求恩大夫高尚的品德所感染而拍摄的。作品展示了吴印咸高超的技术和技巧:

    光线的选择及人物的表现。为了突出白求恩大夫,作者选用了较高的正侧光,使白求恩全身处于亮处,表现他身穿灰色八路军服装,脚踏草鞋,在简陋的、几乎没有什么设备和缺乏消毒条件下,以他高超的手术技术和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伤员极端热忱的形象。对三名协助手术的中国医生,处理也很巧妙:两名处于庙堂手术台的暗处,与白求恩形成明暗对比;另一名虽然和白求恩都处于亮处,而且与白求恩处于对称地位,为了避免他抢画面,作者选择了这名医生背向镜头,俯首弯腰之际接下快门。这样,三名中国医生均处于陪体地位,烘托出白求恩的伟大形象。

    环境的选择和画面的构图。白求恩大夫急救伤员是不分时间和环境条件的。这幅作品是作者在黄土岭的一个土地庙里,把具有中国建筑特点的庙房檐作前景,以隐约可见的庙内佛龛、佛像为背景,用庙里的门板和白求恩用的马鞍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将白求恩和中国医生的全景安排在画面的正中,使这个有中国农村庙宇特点和战争中的艰苦环境,结合在一起,表现强烈时代特点和时代人物的真情实感。

    典型动作的抓取和表现。画面的构思、选择、构图以致光线的处理等等,上面已作了论述。而画面拍摄瞬间的选择,作者也费了很大的工夫。根据白求恩大夫手术的环境和他沉着地、全神贯注地、准确地动刀的关键部位,以及三位中国医生专心致志地保证大夫开刀的瞬间,按下快门,充分表现出白求恩的高大形象,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大夫的文章提出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评价。

    《白求恩大夫》这幅作品,享誉于国内外,而且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人们每当看到这幅作品,就受到一次深刻的共产主义精神的感染、启迪和教育,是一次极大的美的享受。它是摄影艺术的珍品。

    明眸

    撼人心魄的眼光

    ——简析摄影作品《明眸》

    《明眸》是一幅很有特色的照片,画面上,是一个用布围住头部的女孩,她只露出一双眼睛和上半个鼻子。但正是这双眼睛,透出了撼人心魄的眼光。

    作品的趣味中心,就是她的两只眼睛。观众只看一眼,就好像被她看到了内心世界,完全暴露在她的眼前。她的眼神让你无法拒绝,那逼视的眼神好似无时无刻不在看着你。这就是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的构思很奇特。画面上,只有露出的眼睛、眉毛,而其余的通通不表现。这就使画面更简练,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作者只让她露出两只眼睛,除对生活的感触外,还有较好的造型手段。在整幅作品中,观众能与之交流的只有这两只眼睛。它是感情交流的桥梁,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作品的影调是低调。画面上,深色调占了三分之一,高调只在左边的上下两角,这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在深色调中,并不是一深到底,而是闪烁出两只逼视的眼睛,这就使眼光亮度在深色调中脱颖而出。当然这幅作品的用光并非十全十美,右耳处有一丝线光,它削弱了眼光,与整个画面明显不协调。如果把这丝线光处理得暗一点,眼光的感染力就会更强。

    作品的光线是适度的。作者运用了左侧光来表现被摄体,使画面产生了对比,并且有一定的空间透视感。布在这种侧光下产生了一定的质感,女性脸的肤色感很真实。但被摄入的右耳边处的光线显然有点过多。

    这幅照片的景别是特写。想要把一个人的眼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运用特写镜头是最合适的。整幅作品虽然看不到她的面部表情,但可以从那两只逼视的眼睛看出情感,这就为作品增添了想像力。

    这幅作品表现的对象是人。作者在人像摄影中做到“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作者之情和观众之情相互密切配合.达到内在真实和外在真实的统一。摄影以现实生活和景物作为表现对象,只有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切的感受,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不平常的美,才能激起人们的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人们对生活的认识,才有审美价值。这幅作品正是把人类隐藏的感情通过拍摄表现在观众面前,与观众产生直接的交流。

    总之,《明眸》的构思、创意、造型手段都值得学习,值得借鉴。

    传统

    传统佳能1Ds数码照相机35~350毫米变焦镜头速度1/1000秒Fll光圈

    简析摄影作品《传统》

    瓷勺、瓷碟,带有蓝色图案的瓷茶碗。茶碗的对称放置,勺子和碟子的整齐,整洁的画面道出了“传统”二字。《传统》是一张富有生活气息的照片,作者通过辛富的视觉元素、别具匠心的手法和独特的视角,表现了生活的盎然生机和情趣,带给人们丰富的遐想和生活的亲切感受。

    整幅作品给人第一个深刻的印象便是虚实的运用。从人的视觉特点上看,高度的清晰最容易造成“真实感”,并传达客观事物本身的特征。瓷器的洁白、光滑、细致,将观赏者带入了一个真实的生活空间。虚掉的背景,使画面变得集中而简洁。相反.如果背景的景物也是清晰的,观赏者的视线必然受到干扰,从而削弱了画面的主体形象表现,同时也会打破画面原本表现的宁静、祥和的氛围。然而,正是虚掉了远处的景物,才得以幻化为一组整体,产生一个宁静情境的整体,表现着一种和谐和恬然,主体形象从背景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精心的描绘。

    另一方面,《传统》还追求动静结合的表达效果,虚幻的背景中人影的若隐若现,与茶杯、碟子等瓷器的清晰静物形成动静对比,这些富有动感的元素添加到背景中,使画面更富有生活的情调。画面的明暗结合、虚实对比、动静交融,都充满视觉美感的元素。

    《传统》中的光源是自然光,景物质感的表现受光线的性质和照射角度的影响.呈现出散射软光的性质,茶杯细腻的质地和清净的色泽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使拍摄的瓷器增加了立体感和空间感。整幅J画面以蓝色为主。蓝色是波长最短的原色.有一种纯正和宁静的倾向。而光线的介入,碗盖呈现出光洁的质感,更使得整个画面增添了明净的气息,增强了主体的表现力。

    最后,作品采取的是平视的拍摄角度。平视的拍摄角度合乎人们通常的视觉习惯,拍摄的画面无倾斜感,给人以稳重感,作品中主体物品的稳重感正契合了“传统”这一主题。当然,细细品读    《传统》,其中蕴涵还远不止上述这些。背景中虚掉的主人,尚未摘下的斗笠,农忙刚归,正要品茶,攀谈聊天,谈笑风生。桌上小小的瓷器能诱发出纵横驰骋的想像空间。

    《传统》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视觉元素,如清晰的静物、虚幻的人物、模糊的背景、丰富的信息元素、动静结合的效果、含蓄的表达风格,引起观赏者玩味的兴趣,启发联想。

    生命的绚丽

    尼康D70s数码照相机16毫米变焦镜头速度l/250秒F 8光圈

    简析摄影作品 《生命的绚丽》

    《生命的绚丽》表现的是蔬菜,而拍摄蔬菜,首先要关注色彩的结构关系。由于色彩具有生动而直观的视觉语言的特点,因此拍摄时要注重色彩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不能因蔬菜色彩艳丽而丰富,使拍摄的画面形成颜色之间毫无关系的拼凑。相反,拍摄蔬菜时要注意色与色之间关系的融洽与烘托,要使被摄的主体与陪体以及背景环境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和谐整体,才能显示色彩在摄影造型的艺术效果。色彩的格调统一,色彩之间的关系和谐、丰富是表现蔬菜色彩美感的较高境界。

    其次是要注意蔬菜的造型问题,形态是指被摄物体的外部形状。蔬菜的形态是千姿百态,纷繁万千。在拍摄前要注重对蔬菜的细心观察,找出其外形的美感特征。在实际拍摄时要注重其外部形态线条的统一性与对比性,并通过外部形式的表现将其内部的本质美感充分地揭示出来,使外部形态与内在本质,形成高度的和谐统一。

    另外,蔬菜的质感表现是静物摄影中十分重要的造型语言,也是摄影自身所特有的,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造型语言。质感是指被摄物体的表现结构状况,拍摄蔬菜的质感要求精确地表现出物体清晰、细腻、精致、逼真的质感效果。

    《生命的绚丽》在拍摄镜头的选择上,选用了广角镜头。焦距短,视角大,视野宽景深长这就是它的特点.而给人们的感觉是豁达、广阔,透过丛中带着几份神秘,独特角度的选择,合适镜头的运用,往往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摄影艺术的奇特之处。作为主体的几片绿叶掩映在其中,虽然不太突出,但图片却有与众不同的色彩韵味,画面充满了一种神秘的感觉。低角度地拍摄,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穿梭在密林深处。

    摄影家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光与影的控制,而光本身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的,选择最合适的光位是充分表现作品形式与思想的重要因素。《生命的绚丽》所用的光是顶逆光,光照射在树叶和叶杆上,万红丛巾几点绿,树叶的条纹和杆子脉络都清晰而见,顶逆光使植物有了通透感,叶茎中呈现出流淌的生命之泉,同时光的作用使得叶子上层次分明,由明到暗,影调过度自然,光与影的层次感却很好。

    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塞尚称:“色彩是伟大的本质的东西,是诸观念的内身化。”画面的主色调主要是红色和绿色,红色属于暖色,而暖色具有温暖的颜色心理,人们对于暖色会有一种兴奋热烈和充满活力的感觉,暗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的鲜艳,使杆子有着向上生长的动力,预示着生命的勃勃生机。红与青是典型的补色,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补色使各自色彩更加鲜明迷人,并充满着个性。鲜明强烈色彩对比的画面,使节奏欢快,旋律起伏显著,如同变化的音乐节奏让人产生情绪的演变。

    《生命的绚丽》表现了植物的生命力,透出一种向上的生命动力。展现了生命的绚丽。《生命的绚丽》虽是小品,但小品不小,因为是作品就必定有思想,而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无论是作者创造的,还是观赏者品味的。因此无论拍摄什么样的题材.哪怕拍摄的是一草一木,其实都是摄影家的思想与情感的真实表现。因为摄影家在进行摄影艺术创作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进自己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因而,塑造的摄影艺术形象凝聚着主体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另外在构图时,要力求简洁,避免繁杂,构思立意要巧,拍摄创意要新,要别出心裁,出奇制胜。

    佳能lDs数码照相机35~350毫米变焦镜头速度1/125秒F 5.6光圈

    摄影作品《路》简析

    鲁迅在《故乡》中有一句话:“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他所说的路既是指人世间十分普通的道路,也是指一条意味深长的人生之路。

    “摄影是一门瞬间的艺术”,这句话已经被无数的人引用过。诚然,从发现题材到按下快门,只是一个很短暂的瞬间,却包含了从闪现灵感到题材意义的整个过程。而被快门定格下来的那个画面,则凝固了现实生活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情节。在这幅《路》里,虽然作者展现的只是一条普通的石板路上的一个瞬间故事,但同样,这一条路也因为路上的人不同而有了其不一般的意味。

    从构图上来讲,摄影者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努力地把思想传递给别人。就必须尽最大的可能让观赏者看懂画面的内容。《路》所要表现的是作为主体两个筑路工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辛勤劳作,背景是三个走过这条路的女孩,一条山路为巾心线,把两者很好地串连起来。《路》中一前一后的筑路_T人席地而坐埋头劳作,凿补凹凸不平的路面,他们位置正好处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加上背景的衬托,整个构罔看起来十分协调。主体即筑路工人在视觉中心位置上,也占据了主要的面积,清晰的筑路T人主体形象,在三个女孩子较为模糊环境背景的衬托下,虚实对比,存视觉上就能分清主次,并产生强烈深刻的视觉印象。这样观赏者就按先后顺序先看到画面巾的主体内容(筑路丁人),然后看到画面中的陪体内容(三个女孩),随着摄影者所指出的路线进入画面和作品的艺术境界。

    实际上《路》是调动丁多种摄影技巧,营造出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对比氛围。首先运用长焦距镜头将主体与陪体压在一起,形成一正一背的对比;大光圈的运用形成了一虚一实的对比;拍摄的人物姿态也形成动与静,大与小,多与少,老与少的对比。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出鲜明内容对比:修路者与行路者;拾阶而上,轻松愉悦的女孩们,埋头苦干,汗流满面的筑路人,时尚而艳丽的服饰,简陋而朴素的工装;为生活忙碌的工人身影,欣赏自然美景的姑娘倩影,短短的一段路,却展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路》的对比,将不同的群体却融入到一个画面里,给人的心灵带来许多触动和想法。摄影作品虽然不能够像文学作品一样叙述整个故事,但是画面中的典型形象却可以引导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产生丰富的联想,使得隐藏在画面之外的情节得到延伸和充实,,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各自的感受去完成对作品的感悟。

    摄影家利用客观的形象来表述思想情感,这种内容就是这些形象的审美内涵。无论是崎岖,还是平坦,路承载着很多很多……

    老骥伏枥

    佳能lDs数码照相机35~毫米变焦镜头速度1,25秒F 8光圈

    摄影作品《老骥伏枥》简析

    一幅好的人像摄影,能够感受到被摄者外表下内在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可以跨越语言和时空的限制传达给观赏者。

    生活中人物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表现人物形象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姿态,二是神态。姿态是指人的动作,是一种身态语言,而神态则是指人的表情,是一种心灵的语言。身态语言是外部的形,心灵语言是内部的神,神形的水乳交融,就能充分表现出形神兼备的人物动态。《老骥伏枥》构图饱满,主体突出,老人的面部特写和手中的报纸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特写的运用使老人面部和手上深刻的纹路、微锁的眉头、抖擞的银发等外部特征清晰可见。一个神情专注,精神矍铄的老者形象跃入观赏者的眼帘,并在观赏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从作品的基调来看,画面属于暖调,使得整个画面笼罩在一层红黄色调下,让人感觉很温馨。从窗外射进的自然光成为主光源,属于高位的侧逆光。这样的光位使得老人的形象轮廓分明,苍苍白发在光的照射下显得剔透而沧桑,立体感极强。而线条分明,极具立体感的轮廓塑造出老人坚毅的性格特征,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侧逆光线的选择渲染了画面的气氛,同时,也塑造出一个健康、硬朗、勤学、专注的老人。

    而老人手中的报纸又恰到好处地充当了反光板的作用,使老人脸部的阴暗面得到补光,使老人肤质的质感显得更加细腻,被拍摄的老人形象更加完善,摄影家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一步得到充分的体现。

    长焦距镜头运用和大光圈的选择,虚化了老人手中的报纸,从而更加突出了后面的人物主体形象,背景物体在侧逆光线的作用下呈现出较深的颜色,营造出一种和平安宁的氛围,并使整个画面的人物主体形象更加凸现,前景和背景的虚化,让观赏者一目了然的传达出清晰、慈祥、坚毅、精神的老人形象。同时,透过I画面也给观众的带来许多的共鸣和遐想。

    专注的人物神态也是《老骥伏枥》作品的出彩之处,这是由于人的表情是随着外部事物的刺激或体验产生的某种情绪状态,也常常稍纵即逝。所以对人物脸部的表情的观察和迅速地捕捉成为拍摄人物神态的关键。而《老骥伏枥》成功地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当然,在人像摄影时,如果只注重神态的表现或者只强调姿态的作用,都是片面不可取的。如果某一姿态对人物的神态表现并无积极意义,甚至背道而驰,那么必然是“画蛇添足”。反之,姿态虽能积极的配合,而神态却并不专注,那么也只能是“貌合神离”。如何以姿态的形来传达心态的神,如何依靠内心的神塑造出外部形,这正是拍摄人像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老骥伏枥》的拍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形神兼备的表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人物形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定会感动很多人,也会激励很多人。

    渔家

    尼康D70s数码照相机16毫米变焦镜头速度1/250秒F 8光圈

    《渔家》摄影作品分析

    摄影构图的要求是主体突出、构思新颖、造型优美。从表现形式上讲是由色彩、影调、层次、线条等综合组成的统一体。而构图目的是使主题思想通过选择对象,运用各种造型手段,获得真实、生动、完美的形象,并展现深刻的思想寓意和艺术的意境。然而构图时不仅要表现出拍摄者自己的拍摄意图和想法,还要把思想传递给观赏者,让观赏者看到这幅作品时也能读懂其所要表达的含义。

    拍摄角度的不同,会对构图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拍摄时应根据被摄物体的不同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拍摄角度。《渔家》这幅摄影作品选取了低角度拍摄夸张地表现出被摄物体鱼干的立体感,使画面富有节奏韵律的美感。摄影的艺术夸张是对被摄景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必要地夸大或缩小,以充分地突出被摄景物的某一些特点,达到加强艺术效果的目的,从而较好地表现出摄影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利用特殊的镜头,可以夸张被摄景物的局部结构和透视关系,《渔家》利用16毫米的广角镜头,夸张被摄物的结构和透视关系。夸张的前景,拉开鱼干和渔船的距离,视线由大到小,形成透视关系,加强纵深感,使画面的层次感十分鲜明,更好地表现被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从而较好地表现出画面的主题思想。

    光与影不可分家。光与影有机结合,形成了画面的审美要素。《渔家》光线的选择上,利用逆光拍摄,把鱼十拍摄得极富透明感,光与影的呼应,形成与众不同的影调结构并充满戏剧性效果的光影感受。逆光给鱼干轮廓镶嵌上优美动人的金边,富有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金黄色的鱼与蓝色的天空形成色彩的对比,将主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光影突出了主体,明暗影调增添了画面的情趣,使画面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思想意蕴得以进一步拓展。

    《渔家》画面中鱼干的线条向远处会聚,产生紧张的运动感,表达画面的情绪,引导观赏者的视线。《渔家》作品里的主线是多由竖线组成,竖线为“活线”,有深远的感觉影调和线条结合起来,增强了空间纵深感,夸张的鱼干把观赏者的视线引向深远。利用近大远小的特性,把鱼干表现得特别醒目,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造型效果。广角镜头拍摄范围广阔,具有较强的透视和空间感,使阳光下的鱼干、渔民、渔船等均摄入了画面,表现被摄主题的全貌和气势。

    《渔家》这幅作品,主题贴近生活,反映出浓郁的现实生活,构思巧妙,构图新颖,将《渔家》这幅摄影作品的主题思想充分地表现出来。

    练习

    陈复礼《搏斗》

    《龙的传人》

    《幕后》

    《超真实的中国》

    波西米亚朱缘蜡翅鸟雪中吃浆果

    狐獴和眼镜蛇

    cool cat

    《堕落天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片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vo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