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鸟朝凤》:过去的唯有怀念,挥手告别吧!

《百鸟朝凤》:过去的唯有怀念,挥手告别吧!

作者: 浮生半日michelle | 来源:发表于2016-05-24 20:46 被阅读0次

    作为普通的观影人员,对于电影,其实看的不多,懂得更少……对于电影的表现手法、镜头切换、隐晦含义,我往往需要看别人的影评才能后知后觉。如同看一本书,看完一部电影也往往只能感知到触动动我的某个点……

    关注到这部影片,不是因为那引发众议的一跪,而是之后偶尔点开微信里的一篇推送,惊觉正是我喜好的类型。其实在我看来,电影就是电影,无关乎怎样被关注到,无关乎是谁的遗作,只是能不能引发观者的共鸣。而对于文化传统的题材总让我难以抗拒,像申赋渔的《匠人》,蔡崇达的《皮囊》等。面对这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文化,心里总是心生悲凉,而这却是一道无解的题罢了。《百鸟朝凤》是一首唢呐曲,每每听到我都有一种感动。唢呐,这样一种过去文明的载体,生活中已经极为少见了,如同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生活却不为人知的其他的文化遗产。或许唢呐还有这样一部影片让更多人知晓,而其他呢?没有第二个吴导,没有第二个方励,它们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和运气。

    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三爷对唢呐消失的无能为力,也是导演对过去文明逝去、一种电影衰败的无能为力,更是一代人对这个时代过去文明无法传承的无能为力。有人批判此片是对农耕文明的错误挽留,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的发展。初初一想,确是如此。唢呐是那个时期特定的产物,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它的消失可以说是必然的。然而,影片中伴随这唢呐一起消失的,还有我们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尊师重道、注重德行、兄友弟恭……影片中唢呐被摒弃了,人们不行拜师礼了,甚至百鸟朝凤这样象征最高荣誉的曲子再也吹不起来了,钱可以凌驾在信仰之上了。不管德行、不在乎道义,利益至上。这,让我困惑。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可以摒弃,如同唢呐这种不再有用的东西慢慢被抛下也能理解。而为什么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那些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不重要了呢?不只是影片中,环顾我们的生活,四处人心浮躁,物欲横流。

    思考良久,我想起小时看《三国演义》时问过大人的一句话,想来十分搞笑——这部电视里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啊?或许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正如同小时候我心目中的好人和坏人吧!在单纯的孩童时代觉得事物只有好坏之分,好的必然圆满,坏的自然不得善终。然而,懂事了才明白生活远要复杂的多。。做人、做事从来没有单纯好坏的界限,更不是好的就得圆满,坏的不能善了。只有合不合时宜,能不能顺势而已。或许文化亦是如此,没有人能掌控方向,不是所谓好的都得以传承,坏的被摒弃,只有合时宜,顺应潮流才能得以生存。呵,这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不禁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更替,太多的过去,好的坏的都一一碾碎在历史的车轮下面,近乎冰冷残酷。我们身处这个时间点,可以看到方励无奈的一跪,看到吴导作品凝结的心血,可以参与到唢呐的最后一程。然而一个月,一年,十年后呢?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悲喜。如同《皮囊》中的写的珊瑚虫:“一只珊瑚虫拼命往上长,死了变成下一只珊瑚虫的房子,用以支持它继续往上长。它们的生命堆叠在一起,物化成那层层叠叠的躯壳。安放在生态鱼缸的箱底,为那群斑斓的鱼做安静陪衬,谁也不会在意渺小但同样精心动魄的死亡和传承。”我们何尝不是珊瑚虫呢?翻看历史,饥荒年代或许只留三个字“人相食”,掩盖了多少生命的惨痛。战争年代,几万人,几十万人的伤亡仅记录下一个“某某之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历史之于个人如同我们站在鱼缸外看珊瑚虫,未免太过无情。而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却需要不断的告别过去,有些东西用尽一生或也无力挽留。这样看来或许太过悲观。然而,面对岁月的无情,正因为人的有情才更显的难得和美好!古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不论结果如何,做自己想做的,追求自己想追求的。普通电影里的三爷,影片外的吴导,哪怕只能打动一部分人,哪怕就留下一点墨迹!而对于那些终将消逝的,努力后唯有怀念它,也从容地挥手告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鸟朝凤》:过去的唯有怀念,挥手告别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wz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