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于我是情感的化身,它融合了乡愁、文化和某些久远的记忆,说不清,道不明,却是鲜明的印记。
江淮地区是我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我从小便受到茶的熏陶。茶客都知道,这个地区以绿茶为主。
春茶也分季节,明前为佳,雨后亦可。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清明时分,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各色人等收拾起短暂怀念故人的心伤,都会就着这明媚春光,举杯享受明前清茶的神韵。
看着茶叶随着水流的旋转,慢慢滴都沉淀在茶汤中,随着杯身的摇晃微微摇曳,好像海中的珊瑚花,身为孩童的我也一时沉迷不已。
对茶的第一印象是苦涩。但茶的苦涩更像人生困境的某些光景,但苦的真实,值得反复回味。
记得家中有把紫砂壶,壶盖和把手通过一条链子相连,不知道在几岁时被我淘气胡闹打碎了,如今想来很是心痛。
当然,在小小的我眼中,茶还是大人之间的一种沟通,真正喝懂茶,是在我成人的许多年以后。
长大后,便四处求学,后来又去美国读书待了数年,其间对茶一直不温不火,遇到同好,也会一起喝点:白茶、红茶、绿茶、大红袍、铁观音、普洱。但始终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形成一种习惯和爱好,许是机缘未到。
两年前开始,我长期住在北京奥运村一带。某次逛街,看见有家茶庄摆放着各种普洱和紫砂,其中那款歙砚茶盘让我印象深刻,心中为之一动。老板戴着眼镜,人斯斯文文的,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来,这一幕有些触动我。但真正打动我的,许是心中深藏多年对茶的热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661/360caa0257b7d096.jpeg)
既已坐下,人家自然要问我平时喝什么茶?了不了解普洱呢?我说:多少喝过一点,但真的只是皮毛。老板就给我泡了生普洱。在我的印象中,生普入口一般都有些苦涩,但我喝的这款普洱苦涩却不是很重,老板告诉我这是一款古树普洱。几泡下去之后,生茶的生津回甘且醇厚绵甜的口感就慢慢呈现出来,每一泡几乎都有变化,这是和熟普洱非常不同的地方。生普的底蕴是苦,但苦中透着各种天然植物香醇,苦后又有甘甜,涩后却能生津。一道生普洱喝下来,十几二十泡,次次有变化,那种百转千回的感觉,好比人生的高高低低和峰回路转,妙不可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661/c67dc1707824af6a.jpeg)
和此茶庄甚是投缘,一来二去,喝茶和交流已近两年,我算是对普洱和茶文化初窥门径。虽然离真正的茶道还远,但这不妨碍我喝茶时获得到真正的乐趣和平和。专注,全心投入,不只用唇齿喉舌,而是用整个人去感受。那杯中茶水背后的一株株古茶树,在滇西南原生态的高山上茕茕孑立的姿态,仿似就鲜活在你的面前。
两年间,仔细回味一下,已经品尝(其实是学习)了十多款上好的普洱茶,但学茶之路很长,这些只是我喝过的一小部分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661/8ae1dd2de1708584.jpeg)
为了能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么好的古树普洱,我遂建议老板推出一些小包装,其中包括了下面这些:
2007年柒茗圆:入口虽苦,但回甘浓郁,饶舌生津。
2008年高山乔木:初入口偏涩,但很快就有各种花香和蜜香出现,喝着喝着就如沐春风,仿似置身在临沧纯净的大自然中,四周鲜花芬芳扑鼻。
2014年那蕉:苦涩度很低,口感浓郁,层次感清晰,如同活力四射的云南白族少男少女,身着盛装为你翩翩起舞。
2014年紫金:入口绵甜,扑面而来的乡野气息。遮挡不住的太阳味道,得益于天然的晒青工艺。
2007年紫金茗(熟普):茶汤红润透亮,入口醇厚绵滑,同时还能感受到淡淡的陈香和枣香。
古树普洱晒红:红茶你也许不陌生,可是用三百年古树上采摘的茶叶制成的红茶在这偌大的京城怕是也没有几家了。阳光晒制的工艺,使得茶中蕴含的酵素酶的活性得以保存,年头越久越香。此外,这款红茶没有普通红茶的火气,夏天喝了也不会上火。
古树普洱白茶:由于茶叶原料同样采摘自三百年古树,在市场非常少见。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使得这款古树白茶和普通白茶很不一样,除了更耐泡之外,这款茶还有种特有的清甜和时隐时现的兰花香。
2014年忙肺:临沧地区名茶,口感浓厚,特有的木香鲜明,过舌不忘。用沸水洗茶后,杯中充满浓郁的香气,丝毫不输给法国名贵香水。
大雪山/雪山之韵:来自勐库的古树普洱,喝上几次,你就会记住这两款茶特有的韵味,口感浓厚。
不多说了,我去喝茶了。
你和上好普洱的距离,只差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661/8810f7c70c1837cb.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