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县中文科复习班才两个多月,银行开始从高考落榜生中招干。那时银行还有国家行政管理属性,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干部,也就是现在的公务员。说心里话,当时一心是想考大学的。但因两个原因,我还是决定去银行工作了。一是我弃理从文,历史地理两科几乎是空白,要在几个月内补上,自己没有把握;二是觉得父母养育我们姐妹六个也不容易,家庭经济压力大。我工作了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自己也经济独立。给自己的另一个自我安慰的是,反正文科容易自学,工作后可以再考。八零年十二月到县人民银行报到,十六周岁半,正式从全职学生转变成业余读书爱好者了。
八一年春节刚过,我们这批新学员送到盐城培训。我对银行业务一点兴趣没有,课堂上讲的什么收付记帐法听的云里雾里的,一窍不通。课后除了和滨海一批去的学员打打闹闹,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那段时间反反复复地读过一本《中国现代散文选编》,是少年儿童版的,精选了民国时期许多作家的散文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秋夜》、郭沫若的《银杏》、许地山的《落花生》、郁达夫的《回忆鲁汛》等。后来我喜欢民国时期的散文小品,可能和熟读了这本小册子有关吧。
八一年五月左右,培训结束回来,我被分配到了东街头的十字街储蓄所,记帐出纳,晚上也住在里面值班守库。一直到八三年七月去盐城上电大脱产学习,在那工作了两年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下一代,这个年龄可能为去美国去澳洲还是去英国留学而难以取舍,而我,几平方米的储蓄所小库房,成为了自修大学文学院。这两年,如饥似渴、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读了许多中外文学作品,似懂非懂。前几年,在老街要拆了,老同学汪明拍了十字街储蓄所旧址的照片发给我,目睹最美好的年华里,我工作、学习、居住过的革命摇篮,曾感慨而赋七绝两首:
(一)年十六,入银行,学徒始于老街上。残檐破墙,几多烦恼与迷茫:
学徒起步入钱庄,点钞算帐指尖忙。
十字街头茫然望,脚下有路向何方?
(二)名落孙山,谋生票行,因家庭人多屋少,自荐驻店守银库。每晚饭后须准点到岗彻夜不离。时年鲜有电视,罔论手机,唯有读书破囚笼之闷。
困居噪市整两年,昼数钞票夜守钱。
杀闲饱餐书千册,亦是水木清华园。
十字街储蓄所旧址 滨海人行领队、部分新学员合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