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79个字,10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默看西伯利亚的雪景、万丈高空的鹰与肚皮下的藻荇——52Hz鲸在深海鱼群虾将中穿梭游行;
感受聚光灯下的积木、喧哗浮躁的音和阳光下的囚笼——孤独症患者在络绎不绝的人海中游荡沉浮。
你知道52Hz的鲸吗?
1989年,科学家在太平洋发现了一只奇特的鲸。
这只灰色的鲸拥有着独一无二的频率——52Hz,不同于同类的17、18Hz。
它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它独自唱着歌,与同类交流却无 “鲸”理睬。几十年如一日,它在深海中形单影只地前行。
——只因它的声音,同类听不到。
因为先天条件而无法与同伴交流,这个状况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
在人类中,也有这样一个群体。
他们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只能专注在一个画面,一刻不停地重复着一个动作,听不到家人的呼唤,也常常无法被人理解。
他们,就是孤独症患儿。
01
“社交低能”只因无法表达
电影总把他们塑造成“被上帝亲吻过的天才”,人们总把他们理解成是“心理障碍”。
实际上,他们不是智力障碍,也不是心理问题。
他们可以说话,却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因为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用表情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绪。
这类语言障碍限制了他们的社交,而狭窄的兴趣范围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更是雪上加霜。
比如,他们会一刻不停地玩硬币,从左手扔到右手,再从右手滑回左手,如此往复,周而复始。
再比如,他们会把塑料小人按照固定的序列排序,推倒,再次按固定顺序排列,同样的行为可以持续几个小时。
02
“漠不关心”只因频道不同
于是,他们与同类的交流沟通存在着天然的屏障。
他们的眼睛只能关注到眼前极小的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也许是一小堆玩具,也许是一张写了文字的纸,也许是人脸中一张在说话的嘴巴。
他们会本能性地屏蔽范围以外的声音和画面——就像舞台上打了一束聚光灯,周围都是黑暗,所有注意力只能集中在灯光下的小小地方。
其实我们也曾有过这种状态,当走在路上忘我地开始一场“吃鸡”大战,或是躺在床上全情投入到一部勾魂摄魄的小说时,我们就可能完全听不见别人的呼唤。
但我们只是偶尔几次能进入到“禅定”状态,而孤独症患儿却是长期保持这种状态。
聚光灯状态使得他们会一个人在角落玩玩具,会经常对着刻板物发呆,从不与人对视,会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
就像“52Hz的鲸”一样,无法听见同伴的呼唤,终日吟唱也无法被倾听。
在寻找同伴的路上拼尽力气,却发现自己与所有人都背道而驰。
03
“倍受歧视”只因世俗标签
前段时间一条单亲爸爸意外猝死,留给17岁自闭症儿子小林10条短信的新闻报道感动了无数网友。
为了维持小林往后的生活,助困公益协会发起救助,爱心人士们纷纷捐款。
小林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怜悯,可还有更多的自闭症患儿,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歧视与不公。
2012年,深圳一自闭症儿童被19名家长联名写信“赶出”校园;
2015年,一小区业主拉起横幅与住户们共同抵制15户带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入住;
2018年,7岁的自闭症患儿被同园的家长们逼着退学。因不堪舆论与压力,怀孕的妈妈带着自闭症儿子烧炭自杀。
他们就像是被困在巨大的囚笼里,被生生贴上了“低能”“无用”的标签,却无力反驳。
他们的内心无法被感知,也少有人耐心倾听,因此成为普通人眼里的异类。
他们被折断一路高歌的翅膀,只能在方寸之地孤独游荡。
04
放下成见、回归自然,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关怀
52Hz鲸鱼是深海中唯一一只这样的鲸鱼,而自闭症患儿却远不止一例。
有人说,康复训练机构是对他们干预最好的地方,有人说,终身养护将是他们最后的归宿,还有人呼吁,社会人士应该多多捐献“爱心”,以维持他们的生活。
但对他们而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才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因为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并不是不可教育。
曾有懵懂不知世事的自闭症孩子,不明白何为与人交流,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在意他人情绪。
但他幸运地生活在了一个同样“懵懂”的集体,在这里没有排斥,没有特殊照料,只有正常孩子间的欢声笑语、争吵打闹。——这是他人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也因此,三年之后,他学会了正常人该有的言行,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这个集体,就是我们最常见最普通的校园班级。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个最著名的教育观:生活即教育。对于这些孤独症患者来说,自然地对待他们就是最好的关怀。
如果你身边出现行为怪异,举止反复的自闭症孩子,请不要用异样的目光看待他们,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平常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