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死亡忌讳莫深,往往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提及。
然而前一阵的“黑人抬棺”流行,却打破了此种默契。人们纷纷赞扬、模仿起抬棺而舞,将死亡说的轻巧。
彼时化浊便有疑虑,不知这面对死亡载歌载舞,究竟是一种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还是一种散漫、玩笑无度。
后来我则发现,玩“黑人抬棺”梗的大多是年轻人。而年轻人有一共同点,大多身体健康、成长良好,一日比一日气壮。
对于那些年轻朋友们而言,死亡或许离的太远,以至于无法使其升起警觉,所谓直面生死的勇气也便无从谈起。
与之同时,化浊揣测,纵使是在“黑人抬棺”的缘起非洲,也乏少七八十岁的老人,选择载歌载舞抬棺欢庆。
对于老人们而言,死亡是迫在眉睫的威胁,恐惧、躲避尚且不及,又如何容易谈笑面对?
从这个角度上说,如今的一些年轻朋友,嬉笑着看待“黑人抬棺”,是一种直面死亡,然而在勇气不存的情况下,他们的从容也便显得浅薄。
真正的从容面对死亡,应是像戊戌六君子一样,明知极有可能身陨,却依旧无畏而前,试图以血唤醒国人。
而浅薄的嬉笑死亡,却是在死亡尚远时载歌载舞,当它真正来临时,却又颤栗不安。
人之可贵莫过如一,如此远笑近忧,于己身而言,并无益处。
学人化浊
2020-08-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