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202集 热药通瘀,天地至理

第202集 热药通瘀,天地至理

作者: Thinker_8631 | 来源:发表于2024-02-26 18:10 被阅读0次

毒蛇出没之地,七步之内必有解药。冬病夏治,寒湿之病,最好的调理时机在夏季。

热能通瘀。湿邪的寒邪生出来的。中医管这种现象,叫作寒久生湿,就是有寒邪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就会生出湿邪。

如果身体有寒,导致血液循环变慢,湿邪无法及时排出,就在体内堆积,成湿、成浊,为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一个温床。

夏天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身体呢?

——忌寒凉。寒凉的食物、药物,切忌不能用。

——疏通血管,把痰淤大而化小,小而化了。

湿邪主要是脂质代谢物,就是油,血管里的垃圾都是油。健康生活要清淡。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越高越好,低密度越低越好。

油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固体的,一种是液体的,我们血管里面堵着的那些油是固体的,一定是固体的油才会堵塞血管,而液体的油,不仅不会堵塞血管,反而还可以帮助清理血管上的斑块,可以帮助溶解血栓,那么液体的油,科学上叫高密度胆固醇,或者叫高密度脂蛋白,固体的油就是低密度,它们加起来的总和就是总胆固醇。固体和液体的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会因温度发生变化。

好油和坏油会因为温度不一样,而发生变化。温度越低,油的流动性越差,它堵塞血管的可能性就越高。这就是中医说的寒主凝滞的特点。身体越热乎,血管就越不容易堵,体温越低,血液就越容易粘稠,越容易形成斑块。

身体里的油,会呈液体还是固体,跟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温度高的时候,它就是液体的好油,温度低的时候,就是固体的坏油。

人体的体内温度比平时测的腋下温度要高一点,在38到39度之间,刚好体内的油能勉强维持液体的温度,稍微低一点,就会凝固;稍微高一点,就会化开。所以要想疏通血管,溶化痰瘀,从根本上治好心脑血管病,首先是温度很重要,身体内部的温度高了,血管里的斑块血栓就化得快。

夏季治疗心脑血管病很重要,夏天本来环境就很热,人的温度就高一点,这时候体内的斑块、血栓是最不结实的,是最容易化开的,除了利用夏天这个季节优势之外,还要用热药,寒凉药物用得越多,那些斑块血栓就凝结得越结实,病根儿就越重,绝对不能长期用。

枣仁双须汤有大剂量的人参,而且是比人参主根更精华的人参须子,靠这一味药就给它定下了基调,这是一个温热的方子,它能让身体热起来,现在大家喝了枣仁双须汤之后非常普遍的一个反应就是身上热乎了,好像有一股热流从脚下升起,全身都热乎。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说扶阳的能力很强,阳气升起来了,身体里面的各种生理化学反应都加快了,体温提高了,相应的免疫力也就提高了。血管里那些斑块、血栓,已经成形的痰瘀,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会变软一点,变得流动性好一点。

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尤其是心脏不好、微循环不好的人,出汗的情况会比较多,而且每个人出汗的地方还不一样,有的是后背出汗,有的是胸口出汗,有的是手脚出汗,其实就是哪儿微循环不好,哪儿湿邪重,哪儿的小痰瘀多,哪儿就出汗。喝一次能化开、排出来的一定是微循环里面那些很微小的血栓、斑块,先是被人参的热量软化,然后地龙参须汤里面还有地龙蛋白,地龙蛋白含有大量的蚓激酶,蚓激酶把这些软化的斑块血栓分解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然后随着汗就排出来了,这就是喝了地龙参须汤之后一部分人会出汗的原因。舌下含服不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是直接被舌下的毛细血管吸收之后直接进了血,所以见效快,另一个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更高的血药浓度。

山参甙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助睡眠、生津解渴,还能活血化瘀。

相关文章

  • 我用当归芍药散调理了嫂嫂的舌尖瘀点和多年的便秘。

    年前给嫂嫂拿了两副中药调理她舌尖上的瘀点,嫂嫂吃的很用心,一到点就去热药来喝,果然两副药之后舌尖上的瘀点不见了,更...

  • 半夏

    天地人生的至理,半夏时光的诗意

  • 化瘀通痹汤

    〔化瘀通痹汤〕 〔组成〕:(1)当归18克(2)丹参30克(3)鸡血藤21克(4)制乳香9克(5)制没药9克(6)...

  • 共享笔记本(85)清热药

    清热药 清热药的概念: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清热药物药性寒凉,沉降入里,清...

  • 天地顺通

    天地顺通强势来袭 欢迎进群了解天地顺通 2018天地顺通 即将开盘!!! 3月5日上线app开始内排注册!!! 本...

  • 天地顺通

    天地顺通、强势来袭 宏图一展惊天地霸业千秋定乾坤 2018年最赚钱最火爆的天地顺通APP 2018年3月5日正式上...

  • 通经络症状

    ~血瘀的人,一通经络就会头疼! 气虚的人,一通经络就会很累! 心火旺的人,一通经络就会很烦躁! 脾胃不好的人,一通...

  • 牛掌通真的能治腰椎吗

    牛掌通精油的原理 除湿拔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修复病变组织,消炎,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瘀阻打通了,病自然就好了。...

  • 养生小知识

    ①血瘀的人:一通经络就会疼。 ②气虚的人:一通经络就会很累。 ③心火旺的人:一通经络就会很烦躁。 ④脾胃不好的人:...

  • 艾灸预防痛经

    【艾灸预防痛经】 取穴:膈俞,八髎,神阙,太冲 膈腧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太冲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八髎穴灸透通下焦,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02集 热药通瘀,天地至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nz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