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只黄花梨四足圆香几,以炮仗变海棠的鱼门洞线型最为特色的话,那么它其余的部分则可以用中规中矩来形容。香几边抹以下,束腰牙条一木连做,是“假两上”的造法。以现代海南黄花梨老料新作香几,如此制作可谓难能可贵;而放到明代,这样的一木连做并不罕见。
牙板光素无雕,沿边起阳线,与腿子交圈后直贯而下。牙腿以插肩榫连接,呈鼓腿彭牙式。腿子沿彭牙向下继续外鼓,些许之后向内收敛。未及顺着三弯腿优美的曲线往下,插肩榫两旁的“补丁”引人注目:左右对称的圆补,类似销钉的痕迹,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关门钉?
立刻转到香几的另一条腿上查看,同样的位置处也有两颗销钉,而且榫卯连接处还有一条明显的缝隙。种种迹象表明,关门钉确凿无疑。一般来说,做工精良的榫卯结构,是不会使用关门钉的。难道这是手艺欠佳的学徒工所为?可香几路份极高,看似简洁的空间线条需要高超的技艺,非一般工匠敢于尝试,更何况学徒工。
冒着被呵斥的风险,拍下这张最近距离照片,仔细观察后发现:销钉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榫眼四周破损,很可能是反复拆装、修补留下的痕迹。另外,榫卯结合松散,无严密可言。
看来,这只圆香几在四百年传承的历程中,随岁月流转,命运多舛:由于年久失修、频临散架,而被另造关门钉加固;后来为便于运输又被反复拆装,因此销钉也被更换多次。原始的皮壳包浆,保留了历史的印迹,无声地述说着曾经的故事,说的正是那些老料新作家具无法企及的“残缺的完美”。
一起来玩海南黄花梨收藏吧!长按关注“藏咖程”微信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