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个人对 P2P 的一些看法和简要分析

谈个人对 P2P 的一些看法和简要分析

作者: 三口一个瓜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7:35 被阅读10次
p2p

P2P 的畸形发展过程

P2P 行业发展背景

P2P 于2013-2014年间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中,2015年 e租宝等互联网金融诈骗案爆发之后,国家频频出台文件提高对整个行业的整治监管。实际上这个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实际上一直受到制约,不是说他受到的政府层面上的监管过于严厉,还是国内的流动资金不足以支持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直至2017年,当年3000多家中,一半以上的 P2P 平台已经倒闭,整个行业至今都笼罩在危机的阴云里。

P2P 行业性质剖析

P2P 说白了就是网贷,说复杂点其实是点对点网络借款。P2P 充当的是第三方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角色,不能直接或者间接吸纳存款,不得非法集资,因此这些公司并不具有自己的资金库,也即不具备存款再造的基本条件。它不属于银行系统,没有消化来自社会巨大风险的能力特点。在国内外 P2P 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有希望冲击一直以来以银行为核心的社会信贷体系。鉴于民间借贷目前低于24%的年化收益率是不违法的,网贷公司提出的利率往往非常高,很多公司会选择铤而走险使用高利率吸纳资金。然而,对于 P2P 这种第三方金融机构来讲,实际上出台多少监管措施其实都是不为过的一件事。

混乱的典型案例

在 P2P 活跃的初期,大量没有资质和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处于各自混战的情况之中,一直以来涉及非法集资的 P2P 公司并不在少数。他们通过许诺高收益,让投资者早期尝到甜头,吸引更多人加入。当资金盘达到一定的数额后,平台方就开始谋划跑路,正是这些不规范的公司把大家的亲戚朋友的钱财给坑害了。

这里暴露出的问题直接把矛头指向了金融这个特殊的“钱生钱”行业。资本和混乱无序的自由发展带来的危机非常可怕,在尚且缺失国家监管的情况下,许多 P2P 公司才能够保持表面繁荣的景象,然而这些公司早就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是一直勉强把危机拖后而已。一旦国家开始追查相关企业或者整顿行业,这些公司必然是首当其冲,这个时候贪婪而无序的民间资本付出了代价。

另外,我们国家的信用体系一直都不算完善,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大银行大公司手里的当下。没有技术,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人才,没有渠道,没有风险管控,没有数据分析作为支持的 P2P,可以说只有诈骗一条路可走。

寻找新出路的 P2P

正经 P2P 到底盈利点在哪里??如果按照前文提到的中介的角色来做 P2P,那么这些平台并不能收取利息和接触资金,赢利点只有借贷双方的服务费,中介费用。然而这些抽水能够满足平台的正常运营费用吗?可能都不太够!

许多平台把目光投到了现金贷、小贷、区块链技术。

网贷平台的现金贷业务,除了使用自己的本金借贷,只能通过资产证券化募集资金。但是资产证券化需要的资质,网贷公司并不具备。他们有可能寻求信托、券商等金融中介插手这个事情。整个流程比较复杂,非专业人士可能会一头雾水,这里暂且不谈。

总之为了增加所谓的安全性、风险管控,网贷平台另一个瞄准的技术恐怕会是区块链技术。但是根据我在学校里接到的跟区块链有关的合作、还有了解到的各方面资料来看,目前都没有完善合理的方案出来支持 P2P 公司做现金贷的业务。区块链技术的技术壁垒很高,虽然和 P2P 有很高的契合度,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技术只是面具伪装而已,能不能有实际应用价值还是有待考量。

危险的金融创新

近在咫尺的案例,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发生就警醒各个国家————金融监管的重要性。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本来无法由自己承担,然而世界处在美元体系之中,美国的危机牵连了整个世界之后,美联储利用了它的能量度过了危机,美国真正的损失可以说分摊了许多。

假如说这个危机落在中国呢?不敢想象!!反观国内目前发生的多起 P2P 跑路、诈骗事件,中国也应该时刻敲醒对金融监管的警钟,提前防范相关危险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个人对 P2P 的一些看法和简要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vg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