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72520/866c1322a625a39b.jpeg)
曾经有家长问我,说她家孩子比较懒,总是不喜欢做题。虽然孩子学习能力还是挺好的。老师也说,课堂上能跟得上,而且还积极回答问题。属于一听就懂的学生。
但是孩子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并且考试总是考不出成绩。班主任(物理老师)也给我打电话,说孩子课下演练太少,课堂学的不通过课后习题演练,掌握的不扎实。建议孩子多做些题。学物理是不是就应该多做些题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2520/0adda82e351d6f18.jpeg)
很多同学喜欢打篮球,也有自己崇拜的球队和球星。科比、詹姆斯谁都知道,可是他们是不是每场比赛都发挥的特别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发挥不好的时候,我们总说他投球没有手感。其实咱们初三的同学在做物理题时,也是非常需要手感的。三步上篮谁都会,定点投篮谁都会,可是你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来吗?一个月不做物理题,你能在考试中发挥好?
用物理的语言来说,标题中的手感,就是做题的“惯性”。物理学习不能纸上谈兵,要亲力亲为,做一些题保持手感,维持“惯性”还是很有必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2520/c641cad5889ae6ae.jpeg)
想学好物理,同学们必须有一定的题量演练。
我说我的一个学生的案例。他脑子挺灵活的,喜欢思考,可是手却比较懒,不喜欢动笔,更不喜欢复杂的数学计算。
他做物理题是这样子的:只写解题的公式不计算,写完了就看后面的答案,抄下来答案得数。如果这道题自己漏写了某个方程,就抄着答案补上去。这种方法确实很“高效”,能在30分钟的时间里做别人要60分钟才能做完的作业。
可是考试呢?好几次考试都发挥的很不理想,特别是步骤不全、最终计算结果不对,这两项导致的扣分很严重。
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初三。到了初三,大家都拼命做题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做题手感的重要性。心态上过了关是最重要的,伴随着习题大量的演练,他的物理成绩很快就提起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2520/3191e148ec6cbe64.jpeg)
物理学习最怕积累问题,否则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累越多,考点都掌握的模模糊糊,导致物理越学越吃力。很多学生物理学的很累,很吃力还是考不好,并不是课堂听不懂的缘故,而是前面基础没打好,落下了很多内容。如果有部分内容学得不扎实,有遗漏之处,必须尽快去弥补。我建议这些同学用我们免费的教学视频来进行巩固。请同学们在微信搜公众号齐思源老师,我们有八百段教学视频供同学们免费学习使用,这些视频涵盖了整个初中物理所有教学内容,帮助同学们把前面基础快速捡起来、搞扎实。
有句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多数时候,课堂知识点记住不代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课后练习的时候认为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是呈现递减的趋势。也许一个月你还记着这个知识点,但是两个月的时候,你能记住一半都算厉害的同学了。现在让10年以前中考状元,做现在的中考题,只要一直没从事相关行业,估计能答及格就已经很厉害了。
物理做题的手感和老师经常说的直觉是一样的,当你有手感的时候,也许“蒙”都能蒙对,其实这不是蒙,而真真切切的是你平时积累的结果。所以经常说考物理的时候第一直觉很重要就是这样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2520/76cf53e8a9ab963c.jpeg)
执教二十年,我带过很多很多的学生。所有的学霸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积极、乐于吃苦、勤奋好学的学生。
再好的学习资料,再好的视频,您不去学,不看,不付之于课后习题演练,您的考试成绩也绝对不会提起来。
咱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修行、吃苦的过程。同学们一定要在内心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总幻想着灵丹妙药,一口吃到嘴里,什么也不用付出就能在考试中考出高分。
原创:齐思源,北京市物理教师,著有《初中物理七百讲》等书籍。欢迎留言讨论物理学习问题,也欢迎关注我一下,多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