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时,孩子已熟睡,连续听了几遍鱼哥讲的关于《从三个角度拆解并联写作》的课后,趁睡前记录下来。
一、一个想法和补充内容
听课的途中,我想是不是可以借机分析下自己写作自说自话的问题。于是就先记录下了主调“如何写文避免自嗨”。
对于避免自嗨的素材,我用上周的打卡文章来做反例,另外也分析了一下自己写作自嗨的原因,1.态度不端。2.日常积累少,收集运用素材的能力弱。3.没有读者思维,结构思维,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好,深度不够,没把事儿说明白。
二、素材发散:想想写什么,怎么写,再动笔。
已经有了素材和想法,我就想我应该怎么写出这篇文章,于是我问了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我为啥要写一篇避免自嗨的文章呢?因为自己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人也存在,对大家而言是有价值的。
我的文章为啥会自嗨?1.没有写作的结构框架,想哪写哪,随意性大。2.没想清楚要写什么,想说的点多且分散,最后成了泛泛之谈。3.缺乏日常积累,读的少,写得少经历的少,缺乏素材可写,对素材的整理归纳和利用能力就弱。
我应该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呢?
1.确定写的框架。如果我写“避免写文自嗨”这篇文章框架为,”第一步我为啥写这篇文章。第二步提出我的思考,写文自嗨是因为你路走错了。第三步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如何避免写文自嗨(123)。第四步总结全文。
2.丰润内容,增加文章说服力,添加案例。反例:我上周的文章《写作,想说爱你不容易》通篇自说自话,想表达写作虽不易但会坚持写,最后写成了写作成长史。
正例:鱼哥《关于提高效率的几个建议》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又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法。
3.加强日常多读多写多看,让自己活出好故事,提高写的质量。
4.保持对写作的热情。参加写作社群学习,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请人点评找到问题去解决等。
三、开始动笔。
想清楚了这几点,文章的整体框架也就有了,准备开始动笔。
看到鱼哥20多分钟能完成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我自叹不如,如果真要写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就拿这篇文章来说,从构思整理到写到现在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所以顺利写出一篇文章确实不容易。
在写的过程中,我会回读文章,不合适之处就立马着手修改,所以一般在成文后很少做大的修改。打磨文章这点确实没做到,惭愧惭愧。
四、金句登场润色。
写到案例时,我增加:有效的写作=我说的+你听到的+你能懂的。
写到素材需要积累时,我会写鱼哥说“活出好故事才能写出好故事”
在写到避免自嗨的方法时,我会引用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提到一个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五、最后的升华和总结
总结常会用金句,针对我本次的文章,我会写,“也许你和我一样热爱写作,却不可避免的跳入自嗨的俗套中,也许此刻的你正苦于不知如何解决。如果你和我有一样的烦恼,一起加入鱼苗写作群吧,在这里让你掌握真正的写作思维,跳出写文章自嗨的怪圈,让写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结尾总结,我真不知该怎么写来升华,所以编了一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