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大学之路
我的伦理学作业分析(偏见)

我的伦理学作业分析(偏见)

作者: 谜之坂木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21:03 被阅读16次

“学生心中的偏见”学生A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在她从心底瞧不起“差生”,但是在随机分组的过程中她很不幸的和一群“差生”分到了一个小组,在小组作品展示环节,需要挑选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其他的“差生”看不惯她讽刺他们的言语和态度,纷纷认为她的作品不好,而她也看不上其他学生的作品,一时陷入僵局。

学生A是通过学习成绩差以及对待任务不认真来判断“差生”的,事实也确是如此,在后来看他们的作品时一个孩子很坦白地承认了自己就是瞎画的线条,另一个孩子的作品与布置的任务不相符完全是靠自己的想法在画,其余的孩子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生A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她按照老师的要求画画,但是在天赋上限制了她的作品。在我带领他们评作品时,有“差生”表示A老是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画的不好。

学生之间的偏见导致无法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个作品,这其实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小的缩影。在我看来改变学生的评价偏见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是“平等、公正”道德形成的出发点。

作为老师,首先,必须要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们应当享有相同的权利,应该以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要意识到“个体功利道德是现代社会的道德主流”,在肯定了个人功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与偏见,这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培养学生的“集体道德”。解决学生之间的偏见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能让孩子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学会平等待人、团结和睦,更是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要肯定学生A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努力,与此同时要让她从心理认识到自己把“差生”挂在嘴边是情商低的表现,她因此让其他成员讨厌她,他们也否认了她的劳动成果。虽然我通过与她的沟通希望她要相信没有永远的“差生”要学会与其他孩子共同合作,但我也意识到她的想法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

接下来我希望通过“尊重”与“换位思考”来改变她的认知与情感。对于其余的学生,我希望能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努力展现自己的天赋,也要消减他们对“好学生的偏见”而产生的“反抗”,要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让“好学生”刮目相看,同时也要学会公正的评价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

最后,“教育过程成为民主、平等的生活享受”让每一个孩子能够享受学习和思考带来的喜悦是需要道德的支撑的,道德是社会共同规则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我的伦理学作业分析(偏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伦理学作业分析(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ch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