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和我一样,过分在意与别人相处时的自我表现:与人独处时如何找话题?交谈时,反应是否恰当?他人眼中的自己,是否属于高情商?
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我”的言行审查,在每一个与别人交往的细节里回味、揣摩、复盘。
经过不断反思,“我”对自己越来越满意:能够快速找到话题打破沉默;任何时候都反应机敏、侃侃而谈;他人时常夸赞我,说我情商高......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翻看了高情商的定义,有很多版本。但是涉及到人际交往最核心的一条基本一致:那就是说话做事让人感到舒适的能力。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讨论,“我”对自己越满意是否就意味着别人感到越舒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让人感到舒适不是建立在“我”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满意,而是善于在观察中找到他人的需求点,并相应地做出反应。
善于观察不单单是用眼睛看,还包括用耳朵听,全方位去感受。
我的老板在业内以高情商著称,除了业务能力出众,还善于与人沟通。尤其是通过观察“身体语言”不断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向,从而“看见”对方的真实需求。
因此,善于观察才是高情商的基础。
对方想要吃梨,你却在水果店里精心挑选最大最红的苹果准备送给他,还为此沾沾自喜,这就不是高情商的表现了。
无论是日常交友、生意往来,甚至是带有对抗意味的谈判活动,首先要知道你面对的是谁,才能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从而最大程度的获得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