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
拖延:当任务来敲门,怎么破?

拖延:当任务来敲门,怎么破?

作者: AutumnSH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14:17 被阅读0次

最近看到堪称心理大剧的影片《当怪物来敲门》时,当场惊呼“哇塞,这么有意义”。热爱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看到最后早已是潸然泪下。是感动?是感慨?还是高兴?

这么有感觉得影片,就觉得自己应该写下来,写下感受和心得。可是回味一下,影片中很多情节并没有特别明白和理解,还需细细琢磨。所以就想着重新仔细的看一遍,记录一下精彩瞬间,完成一篇影片观后感。

没想到,这样给自己定下任务后,反而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二天下班后,我拿出笔和本,打开手机,开始观看影片,可是我却看不下去了。我开始吃点东西,洗衣服、玩游戏等,我的热情没有了。

我拖延症犯了,我在想这是为什么?

难道是因为第二次看有点厌倦了?我觉得不是。

难道是因为晚上看电影,身体累了?我觉得不是。

我认为答案是,这次看电影成了我的任务,这种念头和感觉,让我丧失了主动性,还有激情,任务使我拖延。


总是会跟自己说:我一会在写,一会在读吧~

其实出现类似情况的有很多时候:

回想一下,当写作业成为任务时,我们开始推脱、拖延、阻抗;当给家人打电话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时,反而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当我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成为任务时,反而自己的情绪越发的失控了;当我要求自己必须读书时,反而越来越拖延,读不下去了?

为什么任务让我拖延呢,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任务?

任务,通常指交派的工作,担负的职责、责任。

看完电影,我要写观后感。潜意识告诉我,一无是处的观后感还不如不写,所以写就得写好一些,有意义一些。我给观影附加了这么多条件,所以我身体开始阻抗。潜意识开始逃避,逃避这种附加的压力。而且这些附件的条件,让观影也失去了乐趣。

为什么成为任务后,很多人开始阻抗?

1、懒惰心理

一旦事情成为任务,就会有很多附加的东西要完成,也会必须有结果这样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完成这项任务,这样势必会让喜欢简单、轻松的人感觉麻烦。本来看电影很轻松的事情,反而要仔细看,记住情节,还要琢磨他的寓意,并且还要让自己写篇观后感,这样一项一项加起来,激活了我的懒惰心,身体也就开始阻抗了。

2、逃避心理

任务,还意味了责任。但往往很多人不喜欢担责,因为责任意味着压力。同时责任也代表着自己的形象,一旦任务完成的好,能得到他人的赞美和羡慕,自我感觉良好。可一旦任务完成的不好,那自我的形象也会受到自己或他人的点评。所以在成为任务的时候,人的逃避心态往往会托人后腿,此时的心态不过是:“不做就没有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伤害。”

3、叛逆心理

任务意味着强制性,一旦事情成为任务,就要求必须完成,这样的强制性,会让人产生不自在,不自由的心态,与慵懒、不喜约束的自我开始抗衡。如果此时没有自我出来平衡的话,我估计很多任务性的工作就会不幸的瘫痪死机了。所以在自我与本我协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叛逆心态,也就会出现拖延症状了。如写作业,一旦本我占上风,估计作业很少完成,或者质量非常的不高吧。

所以这些心态,就造就了我们:

暑假列了一整页必做清单,要看的书,要去的地方。到开学时,却一项也没有完成。每天只是窝在家里寸步难行;

周末了,给自己安排了读书,逛街。可实际上还是躺在床上懒了两天。叹息时间太快,自责浪费了时间。

看电影,要写写感受,不能白看,可实际上却和第一遍一样,脑子空白,无从下笔。

整个周末就睡过去了~

总觉得这样下去不行,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次次的轮回,一次次的循环,让我们在懒惰—自责—拖延—自责的怪圈中绕来绕去。这样不仅让自己没能好好享受懒惰的美好,内心还承受着自责和内疚的压力。这些都怎么破。

1、停下批判,坦然接受

懒惰心理、逃避心很正常,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首先停下对失去/过去的惋惜,停下对自己的批判。已经溜走的时光,已经发生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好了,不要总是批判自己,为什么没好好把握,为什么又懒惰了。因为这样的批判和自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已经发生的我们早已无能为力了,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

2、尊重身体及内心感受

当我们的身体、心理、大脑等发出信号后,要懂得及时觉察。身体告诉我现在不想看书了,或者感觉自己看不下去了,千万不要强迫自己。“你怎么十分钟都坚持不到,不行,就要继续读。”殊不知这样会让自己更加的叛逆和反感,继续读书只会浪费时间,而且自己身心都不舒服,不愉快。当我们的身体、心理、大脑等发出讯号后,觉察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适当暂停和休息,会让自己慢慢恢复状态,重新投入到事情中哦。

3、降低期待域限,让自己轻装上阵。

其实人们拖延还有个原因就是不愿面对事情的结果。不愿面对自己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质量不高的影评文字;不愿面对自己读不下去书,或者读了也没记住的书籍内容。这是因为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着眼点放在了结果上,而且十分期待有个好收获,好结果。所以这样的期待,这样的先前认知给我们带来了压力,进而激起了逃避心。

俗话说:活在当下。或者享受过程。就是劝慰大家要降低自己对结果的预期,及时就自己当下的行为进行肯定,此时你就顿感轻松,就能轻松上阵继续前行了。

4、多寻找成就感。

因为人是很喜欢收获的,当看到自己所做事情带给自己的好,带给自己的成就感时,就会内心愉悦,激情四射,就会更加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即使是任务,也不是任务了。多寻找这些成就感,让自己慢慢的喜欢上做这样的事情。当然人要自己善于寻找这些成就感,看过几页书,懂得一个道理,锻炼了十分钟等这些都是自己的所得所获,都是值得被纪念的哦。



那又有人问了:停下批判,尊重身体及感受,那就什么都不做了吧?

周末我就躺床上啥也不做,我不想写作业我就不写了,我也不学习不读书了。

人要生存,就要进步,如果人一味地顺着本我那点愉悦感过活的话,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您就能成功的沉沦下去。当然你身为人类的意识、认知又会随时的敲打你,“不能这样,不能这样”,只此以往还是会一直在怪圈中打转,痛苦不堪。

还不如从现在开始,不强迫自己,顺着心的感觉走。每天一点点的肯定自己,每天一点点的鼓励自己,慢慢的越积越多,你就会越来越勤奋,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佩服的人。”很多人追着问你“你是怎么做到的”,那时,你就会感激自己的坚持了。

终于理解了之前老师们经常说的话“不要把学习当任务”。小伙伴们,你们懂了吗?

经常给自己多些理解,经常送自己一个微笑吧~

相关文章

  • 拖延:当任务来敲门,怎么破?

    最近看到堪称心理大剧的影片《当怪物来敲门》时,当场惊呼“哇塞,这么有意义”。热爱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看到最后早已是潸...

  • 拖延拖延,怎么破?!

    “拖延,无非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贪图暂时的安逸享乐,另外一种原因是恐惧吃苦和失败。这一爱一惧,吞噬了许多人的人生。...

  • 拖延怎么破

    你若觉得自己有拖延症,那你对生活的当下一定是有挑拣的。你喜欢做的先做,不喜欢做的就拖着不做,拖到拖无可拖,就硬着头...

  • 当幸福来敲门

    “当人们做不到一件事的时候,他就会对你说你也不能。” 电影中的世界总是美好的,所以人们总是将之视为...

  • 当怪物来敲门

    西班牙的片子,种草一个潘神的迷宫,是西班牙最好的儿童篇。 其实还蛮复古的,正统的感觉,一看就不是美国电影的那种。 ...

  • 当幸福来敲门

    这是一个励志故事,是男主人公经历了种种境遇和付出了各种努力之后由贫转富的故事。在此期间,男主人公还扮演着一个伟大的...

  • 当幸福来敲门

    非夕扶额,她不明白,自己生活里怎么就突然多了一对父女。 那男的说,是非夕妈妈的弟弟,而那个孩子,则是他的女儿。 但...

  • 当幸福来敲门

    一个父亲,他是卖医疗器的,因为没有做好生意,没有生活资源的来源,于是他的妻子就离开了家,他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所以...

  • 当幸福来敲门

  • 当幸福来敲门

    如果能让自己的人生不被虚度,在有限的日子里焕发光彩,在这似是而是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样子,这便是无愧于自己。 经典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拖延:当任务来敲门,怎么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eq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