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的父母的成年子女通常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为了赢得父母的爱或赞许而苛求自己,要么便逆反到害怕成功的程度。有些子女做起事来总像有人在给自己打分数似的。房子永远没有收拾干净的时候;在自己的成就中永远体验不到快乐,因为总是后悔事情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出一点儿差错便张皇失措。
在某些情况下,受虐待子女不自觉地认同虐待自己的父母。虐待者是强大的不可伤害的。受迫害孩子便幻想,如果自己也具备了这些品质便可以保护自己了。作为一种无意识的自卫行为,他们形成了自己最为憎恶的中毒父母身上的某些人格特征。
几乎所有挨打的孩子都会成为打孩子的的父母。这是他们可以效仿的唯一角色。
重温熟悉的感觉模式的冲动在所有人中都是很常见的,而不管这些感觉是多么令人痛苦,对么具有自我伤害性。熟悉的感觉模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舒适感和整体感。我们知道规律是什么,会出现什么情况。更重要的是我们重新设置了以前的冲突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一次能把事情摆平,我们会赢得战斗。这种重现以前的痛苦体验的做法叫做“重复强迫症”。
信任是我们情感的一窝幼崽中最弱的一个,在艰苦的环境下,它通常是最先死去的。
父母的规矩出自父母的观念。父母的规矩也同观念一样,是随着时间逐渐演化的。规矩是观念的反映,是观念的强制执行者,简单地表现为“要”和“不要”。
但没有说出口的家庭规矩却像操纵木偶戏的幽灵,暗中拉着无形的线,要求盲目地服从。它们是看不见的、隐秘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
如果观念是家庭圈子的骨骼,而规矩是肉,那么“盲目顺从”就是拉动身体的肌腱。
盲目顺从这些规矩会导致破坏性的、自暴自弃的行为。
否认往往是中毒的父母为重新掌握平衡而采取的首选的应对手法。包括“什么也没错”和“有错但以后不会再错了”。否认队破坏性的行为轻描淡写、大事化小、一笑置之、假称有理或更换名称。
更换名称——否认的一种形式——接触了问题,但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加以掩饰。酒鬼叫做“爱交际、好酒的人”打人者成了“要求严格的人”
推诿 ——父母会因自己无能受委屈时转而责骂孩子,他们也会因自己的无能导致的中毒行为抱怨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