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来到产品部已经快一年,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依然懵懵懂懂,学无止境。
产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定义,到现在也还没摸清,所以接下来我只能说说我作为产品这一年来积累的未解之谜其中四条(虽然我也整理了可能的答案,但也仅限可能的答案):
1、需求为什么不是从产品那里来的?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我曾一度以为产品是发现需求的源头,而现实中好像只是需求原型的设计者,或者需求方向的确认者。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文章里都描述到一个互联网公司的boss才是终极产品,在我们公司貌似也是这样。很多功能都是由boss的一个想法萌生,然后我们作为产品去发散思维,接着落实到原型上,最后落实开发(这样一想,好像需求也算是从产品那来的)。以上只是需求来源的一种,各部门总监、经理队长提的需求只要总监同意,基本就要落实到产品了。
综上,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归结为以下
(1)能有时间把别人的需求想通透,设计好,落实好就很不错了。(换言之,努力在别人的想法中赋予自己的生命)
(2)不懂客户与用户,我们作为产品,但是绝大多数时间都远离了产品的使用者,甚至很多功能我们都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
(3)不懂行业,建筑行业一些业务知识、发展方向,同行的优势劣势等等,其实都是可以挖掘需求的地方,我们却对这些一无所知。
2、产品是不是一定要学会画原型工具的复杂功能?
如果说需求方、产品和技术之间是对手关系,那原型可能就是产品牵制另两方的武器;如果以上三者是战友关系,那原型可能就是产品的牵动另两方的纽带。当然以上两种关系任意一种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原型设计的思路清晰、绘制的功能实用、实现的技术可行。
由此可以看出原型的重要性,然而在我们现处的环境下来看,一个原型画的栩栩如生可能真的不是很必要(当然,如果时间充足,能力也充足的情况下,画出高保真原型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能就我而言,目前是能用原型表达出功能的用处,意在简单明了、清晰易懂,需求方觉得是他要的、技术觉得是他能理解的即可。这样一节约时间,二适合我们现在的企业。
但个人能力需要提升,公司也在不断前行,总要利用时间给我们自己充充电,这样下次企业有新的需求时我们才有可能出一己之力。
综上,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归结为以下
(1)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会不会与用不用是两码事,当你会了熟练了,自然能水到渠成地用。
(2)如果想在产品这条路上长远地走下去,不仅要会画原型的复杂功能,还需要熟练使用其他工具去配合原型的设计与演示。比如思维导图、各种流程图、数据流图、PS/PPT等等。
3、产品到底应不应该懂点技术知识?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答案,因为有技术牛人告诉过我不需要,而也有管理达人告诉过我是需要的。其实我真的是个技术小白,可能一年来与技术所处的时间里,也渐渐感知到一点点,但我知道这一点点仅仅只是技术知识的冰山一角,所以我依然还是个技术小白。
不过就这一年的经历,以及我们企业产品工作的内容来看,懂点技术知识是很必要的。以最平常的下工单来看,如果一个产品什么技术也不懂,如何判断每个工单的工时,甚至技术在跟你说某个功能实现起来有点困难,你都不知道技术说的是不是真的,他跟你解释你又听不懂。
综上,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归结为以下
(1)个人来看,懂点技术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掌握开发进度也有帮助(这是某位管理达人告诉我的)。
(2)只是目前还不能系统的了解到产品到底应该懂哪些技术知识,而这个或许也只能以后慢慢积累了。也或许以后会有技术牛人赞成我的观点,给与我们产品一定的帮助。
4、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产品?
这简直是世界性难题,或许有人会说像乔布斯、张小龙...这类人就适合啊,这句话说了像没说一样,因为根本没回答这个问题。这类人是哪类人,这类人的具有的特质就应该是一个适合做产品的人应该有的特质吗?
其实我到现在也依然在疑惑,自己适不适合做产品,如果适合是因为什么,如果不适合又是因为什么,并因此引发另一个疑惑:我到底适合什么?是不是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于是要对自己说一声抱歉,没有对这个问题,给自己一些可能的答案。但我希望我明年再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回答自己这个问题。
感谢看到最后的你,这个时候你肯定会说,要是有张图片就好了,那么图片来了。
耶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