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一家到一人

从一家到一人

作者: 尹成果 | 来源:发表于2025-02-05 09:57 被阅读0次

一家人过日子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少”。衣服少,被褥少,锅碗瓢盆少,家俱和家用电器更少。而且也知道少的原因。不就是人口多工资低嘛!归根结底还是“钱少”。 为了多挣点钱,加班也不觉得辛苦,而且盼着加班。甚至也不怕上夜班,一个夜班费虽然只有5毛钱,可一分钱难死英雄汉,而且苍蝇蚊子都是肉……

所以,除了本职工作,业余时间也不愿闲着。有技术有手艺和有本事的人,给别人修修补补,捞点外快。没技术,没手艺也没脑子的,就到沙滩上挖挖甘草, 或在附近捡捡垃圾以补贴家用。但是杯水车薪,不管你怎么努力,总是无法消除心理上的那种“少”的感觉。

既然无法“开源”,唯一能做到的,那就是“节流”了。那就省吧。老百姓过日子,没别的本事,就一个“省”字。一分钱扳成两半花。终于在贫困中把儿女养大。而且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自己还是觉得“少”。不是东西少,而是感到自己身边的人少。儿子结婚了,姑娘出嫁了,孙子上学了,老伴儿也到那边享福去了……现在家,就剩我一个人,这不还是“少”吗?

可一个人过日子,能吃多少,能穿多少,能用多少?做饭放一杯米,饭还要剩,炒一个菜有时也吃不完,买件衣服,三年五年都穿不坏……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可电视不想看了,微波炉不想用了,一两件衣服,洗衣机也用不着了。家中的许多东西都成了摆设。如果说,过去一家人过日子,总是怕“少”,那么,现在一个人过日子,许多时侯又觉得“多”了。有时候扪心自问,一个人活着究竟需要多少?既然不需要很多,那么为什么还要拼命挣钱?不就是自己想吗?

有句老话说的好,“家有万间房,睡觉只占一张床,家有万担粮,每顿只吃三五两”。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虽好,但能天天吃吗?就算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你身体能受得了吗?在物质享受面前,“多”不一定比“少”好。而且撑出来的病,比饿出来的病要难治的多。

人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活着。而活着并不需要太多。论语中说的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还是那句老话,“家有万间房,睡觉只占一张床,家有万担粮,一顿只吃四五两”,只要活着高兴,多与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为自己的欲望而活,更不要为了欲望而透支健康……

相关文章

  • 从一人相伴,到孤身一人

    时间过得好快,今天已经是我们分开的第5个月了。 我从有一人相伴,到孤身一人,你回到你初恋的人的身边。 不过生活就好...

  • 《迁徙》

    《迁徙》 今天又完成了 一次逃离 从一座小城 到另一个小镇 从一所房子 到另一个小屋 从一人的心中 到某人的梦里 ...

  • 大年初二

    过年,就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家到另一家,从一张餐桌到另一张餐桌,从一种话题到另一种话题。总之,就是通过吃...

  • 躺平的日子

    安阳都跳广场舞了,但是林州却封了,从一开始的一天一家可以出去一人采购生活必需品,到一家两天出去一个,到全部...

  • 论父母的榜样作用

    曾几何时,自己从单身到有配偶,从小两口到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从管好自己到管好一家人的转变,从一人做好全家都好...

  •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文/小丑一人的康桥 我对于下雨天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小学时校长家那个三平米左右的小池塘。 是从一年级的时候就注意到...

  • 松弛是唯一选择

    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新婚生活提前预演,我也终于了解到为什么会有人说,嫁人就相当于第二次投生...

  • 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

    从成都到济南,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无论从哪一边出发,心中总是百般不舍,因为两边都有亲情的牵挂。 火车从一头开...

  • 2017年结婚吉日一览表 结婚黄历

    导读:从一个人到两个人,从一家人到两家人,从一个家族到两个家族,从恋爱到婚姻的升华,是神圣而庄重的。婚姻的美满与否...

  • 从一九九八到二零一八

    chapter1 最初的记忆来自一场没有由来的愤怒,那时候,我妈是老师,学校离家则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每天放完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家到一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gw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