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发现我跟室友之间的对话常常是——
她问:“你说我应不应该做这件事呢?”
我说:“你心里想不想做这件事?”
她答:“其实不想!”
我说:“那你不做会怎么样?”
她答:“其实也没怎么样唉。”
我说:“那不就得了,不想做就别做呗,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问题室友怎么不明白呢,为什么她总是在想着“我应不应该”,而不是“我到底想不想”呢?
比如说面对一个她自己不喜欢也没什么交集的人,对方发来一条信息,尽管心里非常排斥,根本不想理对方,但她还是为了所谓的“礼貌”小心翼翼地回复,结果搞得自己很烦躁、很不开心。
何必呢?不想理他就别理,如果对方是她的BOSS,她还得斟酌下自己是否能够任性,但现在对方只是陌生人而已,为什么要为了一个陌生人而让自己不开心呢?
我也逐渐发现身边的有些朋友活得不开心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面面俱到”了,说一句话就斟酌半天,做一件事要纠结半天,想着自己会不会留给别人不好的印象呢,想着自己应不应该这样做呢。
整天想着“我该不该做”,却忘了去想“我想不想做”,我们的生命主体是“我”,“我”内心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
《七月和安生》里的女主角七月表现得乖巧安分,而安生也一点都不安生,跟她们名字一点都不搭,但最后揭示发现七月内心其实也是不安分的,她只是把这份“不安分” 压抑住了,她的生命力充斥了太多的“应不应该”,而不是“想不想”,直到后来她终于体验了一回“想不想”,她释放了她的天性,那时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我不否认,有些时候我们的确不能太任性太自我,但是也不能时时刻刻都想着让别人开心,而忘了让自己开心,如果自己都不开心了,又如何真正让别人开心呢!
2
为什么我们总在想“应不应该”?
这跟我们从小父母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分不开,我们从小到大只会被教导“应该”做什么,而很少去问我们“你想做什么?”或者问一问我们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比如,我每次回家,餐桌上总会上演这样一幕:
我妈说:只吃这么点跟没吃一样,再多吃点!
我爸说:小小年纪减什么肥!多吃点!
我苦兮兮地说:我真的吃饱了,我没减肥!
上一辈的人觉得他们吃一盆饭才饱,那我应该也是,所以逼我多吃点,但我知道我自己确实饱了,非常饱,这感受只有我自己能清楚地感知,我是自己感受的绝对发言人。
当然现在我是大人了,我可以抗议不再继续吃,但我如果还小,他们肯定不相信我的话,就会责骂我,我为了不被责骂,就会硬撑要吃下去,那我就会学着否认自己的真实感受。
久而久之,我可能再也察觉不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无法感受真正的快乐,因为快乐就来自真实的感受。
心理学上有“真我”和“假我”的概念,简单的说,“真我”就是真实的自己,与内在真实感受联结的自己,而“假我”则是脱离真实感受存在,依赖于别人感受存在的自己。
一个人为什么会不快乐?会抑郁会茫然会空虚?很可能是因为丢失自己的“真我”。
“应不应该”思维主要依赖于别人的感受来滋养“假我”,而“想不想”思维才是让“真我“”和内在感受联结,找到“真我”才是获得快乐幸福的关键。
我看到很多家长都追着孩子喂饭,我真的无法理解,也许孩子真的饱了,何必一定要勉强他们呢,让他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家长太多的自以为是、太多的“为你好” 压抑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不要责怪为什么我们这些年轻人总是这么没创造力、想要追求安逸的生活和想要不劳而获了。
总而言之,在生活和工作中你觉得心累的时候,那就少一些“应不应该”,多一些“想不想”,问问自己的内心,想,还是不想!
作者简介:在读医学女博士,想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带着好奇的心,探索未知的路。文章包括各种书籍读后感、所思所感、知识分享、个人习惯养成记录等。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追逐自己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