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她妈妈买了一份年金险,怕上当,让她来找我给她看看产品怎么样,自然是没问题。
下午阿姨带着合同准时过来找我,我看了一下:某康的产品,结构设计比较复杂,我看着都有些累,更别说客户了,自然是业务员说啥就是啥,完全搞不懂。
其中合同首页写着:保额4020,下面被业务员标注着:4.02%,看的我想笑。这业务员也是与时俱进的,知道今年4.025%的预定利率银保监已经不批了,所以牵强的跟保额扯上关系,想让客户觉得,这个产品是目前市面上顶格的利率。保额和预定利率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好么。
帮阿姨计算了一下产品的IRR,大概只有1点几的利率,瞬间感觉这个产品好熟,计算出来收益率以后,突然想起来年前建行的一个客户经理让我给她看过这个产品,说是某康今年的开门红新品,我详细的看过以后,就建议她不要卖给她的客户,因为真的太划不来。
并非公司大了产品就好,品牌可能是重金投放广告砸出来的,尤其是老几家的公司,2000年左右背负着巨额的利差损,只能在产品上偷些工减些料,若不问青红皂白就买了,只是为前人买单罢了。
如果想消除这种保险信息的不对称,还是要大力扶持经纪人这样的第三方,客观中立,有助于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