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览古镇的期间,遇到这样一幕:我们因走路多了,有些累了,坐在小亭里边赏溪边风景边休息。
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两三岁儿子也在这里玩耍。小宝宝在玩一个弹力球,他很顽皮好动,胖乎乎的,脑后还留着个小辫子,样子很可爱。我一直微笑着看着他。只见,他把小球朝面前那位阿姨身上扔,妈妈见状立刻阻止,语气严厉地说,不能这样做。小男孩嘴一撇,不高兴了,很任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声哭喊,眼神却始终盯着妈妈,想得到妈妈安慰,抱起他说:“乖,不哭。”可妈妈没有理他,连看都不看他,和身边的女伴儿说着话,让他自己哭。小男孩哭着哭着没劲儿了,自己站起来,小手伸向妈妈,扑向妈妈怀里。这时,妈妈板着脸还是严厉地问他:“你往别人身上扔东西对不对?下次还这样做吗?”小男孩抽泣着摇摇头,说:“不了。”说完委屈地让妈妈抱抱。妈妈这才伸手将他抱到怀里。
我看后感悟,很多父母批评孩子犯错时,孩子一哭就心疼地安慰,而忽略了继续纠正他错误。认为只是不懂事的小孩子。殊不知惯子如杀子。你宠爱孩子,不及时告诉他对错,任意他肆意而为,可等他长大了走向社会,社会可不是你家,不会惯着的,一定会替父母惩罚孩子的。
有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因犯重罪被判死刑。临行前,他的母亲来探望,他让母亲靠近些,想说最后一句悄悄话。母亲含泪靠近儿子,将耳朵贴到儿子嘴边,谁知儿子却狠心将母亲耳朵咬掉,母亲痛苦地大惊失色,捂着流血不止的耳朵哭着问儿子为什么。儿子说,都是她当初对自己过于溺爱。做错事,不但不批评他,不指正做的不对,反而夸他勇敢聪明,让他失去正确的人生方向,最终越陷越深走向犯罪道路。如果母亲当初严加管教,不至于如此。
俗话说小时候偷针,大时偷金,孩子小时候不能明辨是非,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所以,这位妈妈做法很对,想正确教育孩子知错就改,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从小教育孩子规范的举止言谈,做个懂礼貌的人。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父母是启蒙老师,如何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影响很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