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原创首发,作者:cinderella)
1
从某天开始,我跟国内的小伙伴之间有了七个小时的时差。
这七个小时,让我成了观察者。
突然发现,竟然有那么多人辗转反侧于深夜。
我想说说他们的故事。
或许也是你的故事。
2
每天到国内的深夜,朋友圈里就热闹非凡。
天天报到的有两种,一种是百词斩、番茄英语等打卡,一看,最高的一位已经坚持177天;一种是“我正在读薄荷阅读、wall-e、夜听”等等的打卡。
不时报到的有多种,各种深度阅读解读当前经济现状、各种历史课信息,各种共读活动……
知识焦虑,铺面而来。
这个时代,人们前所未有的求知若渴又追求速成。一个问题以60秒的音频来回答,一本书的内容以20分钟的音频来消费,3小时的课程压缩为30分钟。
要多少知识胶囊,才能拯救知识焦虑?
有一种无眠的夜,叫必须抖擞。
3
某天有个宝爸突然问我:“国外也有学区的烦恼吗?”
我不知道如何作答,因为教育体系天差地别。
宝爸也并不真关心我的答案,接着说第二天要带娃去三家私立学校面试,娃不急,他急。急火攻心,夜不成眠。
在中国,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但学区房却越来越值钱。
2016年6月,有报道称北京10平米“学区过道”叫价150万;
2017年3月,有报道称北京的学区房一周涨了四五十万;
2017年12月,尽管有媒体报道称北京的学区房降温,但总价依然令人咋舌。
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学区房的世界已经不属于普通人。
退而求其次,进私立吧。虽然也要砸钱,但起码还能勒紧裤腰带负担一下。
就像抽血,一个是一下抽光还不够;一个是一次抽一些,抽完还能苟延残喘。
学区房的痛,大家都懂。
有一种无眠的夜,叫不甘人后。
4
2017年以来,国家监管单位频频出招。金融单位的那些小伙伴愁了。
金融监管,2017年以类似于《一行三会发布重磅文件,金融大监管时代正式开启!》的标题结尾,2018年以类似于《金融强监管今年还将更强》的标题开启。
可金融业不好过了,实业更不好过。
2017年5月份就由类似于《中国实体经济大调查:裁员减薪潮正在上演》这样的标题在陈述实体经济之殇,2017年末更是用《大数据告诉你,中国实体经济到底有多惨!》来总结。
不说宏观的,还是讲我的那些失眠的小伙伴们。
一个是钱出不去,赚不到钱;一个是钱贷不到,也赚不到钱。各自惆怅。
风云变幻,生之多艰。
有一种无眠的夜,叫熬到白头。
5
某天我在朋友圈刚发完一条状态,就看到好几条回复。
看一下时间,7点多,国内应该是凌晨2点多。
其中有个宝妈简单地说:“刚喂完奶,休息一会。”
宝妈倾诉道,明知道应该趁着夜深人静好好休息,可就是不舍得睡去。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只有深夜这么点可怜的时间是自己的。哪怕发发呆,也是一种奢侈。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的“80后”一代比“70后”少了500万人,“90后”比“80后”少了3100万人,“00后”又比“90后”少了4100万。
随着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2015年底开始,我国开始施行全面二孩政策。
可是政府只是叫你生,并不帮你养。
宝妈说,生个二胎,从经济到精力都是一次洗劫,感觉要被掏空。
因为,找不到放心的托儿机构,雇个阿姨抵一个月的工资。
还因为,中国式家庭的结构与矛盾,最后要求当妈的承受太多。
社会支持的缺位,家庭压力的积累,给二胎妈妈们带来了深深的忧郁。
她们的伤,只能硬抗。
有一种无眠的夜,叫唯有坚守。
6
有报道说,中国有睡眠障碍的人已经超过3亿,还在增加。
过去十年,是中国社会剧变的十年,一切社会生态都在急剧发生变化。
猪在风口飞过,黑天鹅在上空盘旋不散,现在我们还要对灰犀牛加以防范。
吴晓波在《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开篇描述了我们这个社会疯狂消费和疯狂创富的现象。并且提到,1975年,哈维尔在一封写给总统胡萨克的信中说:“在人们高涨的、从未有过的消费热情背后,是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屈从和冷漠,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什么都不相信,除了已经到手和即将到手的个人利益。”
不乏有人说,这是一个必然性的个体退居后台的时代,一个机械的时代,一个联合的时代。
如何定义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感。每个人都是书写者、经历者,因而也是时代压力的承受者、见证者。
历史的车轮滚滚,每个人作为小小的分母,用绵薄之力推动它向前。
那些无眠的夜,也将凝聚成小小的烛火,照亮前进之路。
或许这个时候需要鸡汤来补充元气,可是我无法提供。
我无法说,努力吧、修炼吧,这样你就能睡好了。
我们需要的是,认识这个时代、融入这个时代;接受这样的自己、接受这样的状态。因为即使是弄潮儿,也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平凡你我,养精蓄锐不气馁,夹缝中也要求存,绝境中可能逢生。
像尼采说的那样,“没有赞美,没有责备,没有脾气,对许多他之前只感到害怕的东西赏心悦目,就像欣赏一场演出”。
加油,向前。
晚安,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