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简书,刚半月而已。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很好的平台,各类文字爱好者在这里大展拳脚。这里有很多方面的牛人,各个领域的大神,也有和我一样怀揣着写作梦想的虾米们。
接触简书的这两周,我就像热恋的情人一样去爱它,每天琢磨着如何写文章,写什么样的文章,或者看什么样的书。我在简书上关注了很多专题,每次我看书或者干活时听到手机提示,就会立刻冲到手机面前看各种文章。我发现一个问题,简书上的爆文就跟淘宝爆款一样,刷来刷去就那么几种:一是速成类,怎样做你就能在3个月内如何如何;二是书单类,说自己一年读了几百本书,如何如何;三是标题党,标题很吸引人譬如昨天的一篇爆文。我承认,我没有这个水平去写一篇爆文,也没有能力去吸引那么多眼球,我很笨,但是我依然很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3074096/b2c505763a0d6a77.jpg)
对于一年能读百本书的人,我是敬佩的。我从小学时就热爱读书,小的时候家里穷,就整天泡在家旁边的书店,一待一天。上学后,课业沉重,我就利用寒暑假去读书。上大学后,更多的是接触专业课,平均一个月也只能读完一两本。工作后,我似乎更懈怠了,每天忙完工作就想倒头大睡,但仍然觉得书是精神食粮,因此床头总是放着几本书,哪怕是睡前翻上几页也好。是的,貌似这些年,好像看过了不少书。然而谈到深究,我会愧然。
当我看到别人说,他一年能读百本书,也就是平均一个月10几本,我焦虑了,我发现自己被撵成了渣。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被一股劲驱动着,告诉自己我也要成为这样牛B的人,于是按照书单,胡乱一气买买买。没过多久,书单上的书没看完几本,且不说面对如此多的书籍内心的紧张感,就在看到类似《瓦尔登湖》这样的书籍时看几页,看不下去又去翻下一本,心里嘀咕着总有一款适合我。此时,你真的用心读书了么?
人生需要做减法,读书也是!做了减法,你才会有选择,也才会越来越精。不要觉得我读了几百本书,我就立刻牛B了,我的人生就会不一样了。学会真正的阅读,才是最重要的。
和好朋友约会你带本书,放假出去旅行你带本书,看个话剧你带本书,你就觉得你与众不同了?而以上种种的情景,你真正投入去阅读了么?这就像我上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假都背一箱子书回去,可是假期结束也没翻过几本,因此常常被我爸嘲笑。你那样的读书,很多时候是为了装,很多时候也是给自己心理安慰。殊不知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该high的时候你就尽情的high,该静下心来阅读就好好享受沉浸其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3074096/3564b0b2aac0ae03.jpg)
精彩的书和你的心连在一起,在特定的场合会背一些诗文,不背也可以,书就在你心目当中,不要装着非常非常爱书,装出来的样子,其实我反而觉得,你可能和书的缘分还浅了,你需要显摆。你看过哪个文学大家说,我看过多少多少的书怎样么?并没有。
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过我们:书一开始是越读越薄,然后越读越厚。一个聪明的读书者,是学会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和灵感,最终化为自己的间接经验。如何转化,也是你在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下来的。阅读是一种储备,这种储备只是为了将来某一天以一种自然的状态显现。读书在质并非在量,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并不是用读书来炫耀,因为我们都知道,越有文化底蕴的人越低调。
![](https://img.haomeiwen.com/i3074096/7af07920b7991d90.jpg)
我们需要阅读,日常的信息不能称之为阅读,最多也就是浏览。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滥读,我认为阅读是一个较为严谨的事情,既然开始了就不要被随意对待。就像对待感情一样,不可肆意亵玩焉。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成为作家或者大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抓住通向生命的绳索。
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不是说你潦潦草草看了几百本书你就气质高贵了。余秋雨在今年南国书香节上提到“不要做假阅读者来浪费你的生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所读过的书中,别说百遍,哪怕是十遍的,有多少?愿我们都做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争名利,不赶朝夕,铭记初心,只为寻求心中那片安详的净土。愿以此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