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师姐小菲生了第二个可爱的宝宝。小蔡带着她自己的宝宝一起去看望了小菲。她抱着小菲的二宝,逗弄着他,同时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看见了。我原想分享这一刻的喜悦。评论道:“这是小菲的老二吗?”
过了一会,小蔡在下面回复我的评论:“是的,人家都二宝了呀。”
也就是这一条回复,让还未婚的我有点不知所措。一种女人的直觉,这句话有点话外之音。但是,我说服自己:肯定是自己想多了。我平复着自己内心的小波动,回复:“那你啥时候二宝啊?”
小蔡秒回:这……我都没催你,你催我?
这一小段的对话让我想起了大学的时光。我记得,那是冬季平凡无奇的一天,我和小蔡打完篮球,走在校道上。天已经黑了,刮着风。身上湿湿的,吹得我有点冷。我缩了缩脖子,说:“今年的冬天有点冷啊。”
“那是因为你心中没有爱。”小蔡捧着她的手机,和她当时热恋的男朋友幸福地发着信息。
单身的我当时愣在原地好一会,然后跟上她的脚步继续走回了宿舍。
我和小蔡大学同届同系同在一个球队打了4年球。毕业后,我们职业一样,且都在附近工作。按理说,我和她的交情应该很不错。但我却并不喜欢和小蔡相处。因为在我们相处的时间里,她会常常冒出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话可以理解为无意,可以理解为不痛不痒。但常常让对方有点小尴尬,有点小难堪。
而当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小蔡”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离了婚、落魄不堪的罗子君在面对新的职场也被这样的“小蔡”困扰时,贺涵告诉她:“不管别人跟你说什么,你只要在心里默念:关你屁事!”这一招,让罗子君在面对他人的质疑时变得无所不能。也许刚开始,她的内心也会有点小愤怒,小委屈。但是自从有了“关你屁事”这四个字后,她好像强大得让人难以置信。
生活中,有太多的“小蔡”。我常常在想,在这个传统与革新的过渡年代,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人心怀更多的尊重与理解?你有男朋友,你就有至高无上的荣誉感,就认为别人冷就是因为没有爱?你结了婚,我没结婚,就有资格在话语中掺杂了对别人讽刺和挖苦的语气?你有工作、工资比我高,你就有立场对我的工作指手画脚、说这说那?……
太多的80s和90s年轻人被这样的“小蔡”困扰着。“小蔡”可能是你的大学同学,可能是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也可能是你的同事。有人可能又要说:“是你太玻璃心了吧?这也是为你好呀!”当然,不排除个别人确实过于敏感。不过,我想,任何一个在社会上打拼过一段时间的人大概都能听得出对方跟你说的话的意思吧?同时,有太多的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帜窥探着你的隐私,干涉着你的选择。当你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方式生活时,他们会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是你不听我的。”
还有一件事,让我颇为心寒。前一阵子,因为一些琐事让我心情特别郁闷。一个朋友看见了,表现出了异常的关心。问这问那,让低沉的我感到了一丝暖意。后来,他又不断地询问,我最终把自己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当我满怀期待他能给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时,他回了一条:“哦,这样呀。那你先工作。”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俨然一副“关我屁事”的样子。过了好一会,我才发现,我的回复不过是满足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他并没有想与你分担忧愁,为你提供解决方法的想法。一切都变得自作多情了。
朋友圈和生活圈里,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人们常常会被对方的关心感动得感恩涕零,殊不知,别人可能仅仅出于好奇心。只不过,当时低落的我们,自己给它戴上了温暖的帽子罢了。
故而,当我们与他人彼此相处之时,是否应该摒弃从前的干涉,尊崇“关你屁事”而给予更多的隐私权呢?让自己置身事外,是否会相处得更加愉快些呢?
当他人确是困扰,而你真有余力去提供帮助时,是否不要因为他已满足了你的好奇心后而以一副“关我屁事”的冷漠背影转身离开?
我想,我们确实应该对他人多一些尊重,真正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