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友:从二又,相交友也,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和篆文的“友”字都由两个“又”构成。意思是两个人的手协调工作,会志同道合地做一件事情之意。如《荀子·性恶》:“择良友而友之。”前面的友是名词,后面的友是动词。
汉字隶定时经简化形成现在的写法。两人两手相交,表示友好,自古已然。现在的朋友见面“握手”,正可作“友”字的注脚。
友还表示亲密的、友善、友爱等,如:友邦、友邻等。
《说文》对“友”提出“同志为友”,即志向相同这一标准,未必是甲骨文时代就有的观念,但却对后代文人的交友产生了重要影响。
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依据小篆的字形,把“止”的本义解释为“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许慎认为,因“止”的字形“象草木出有址”,所以才有“足”的意思。徐灝《说文解字注笺》:“许以为象草木出有址,殆非也。”
止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拟人足,本义是足,引申指脚趾,这些意思后来写作“趾”。如《汉书·刑法志》:“斩左止”。
足在人体的最下面,故又引申指地基,字后作“阯(址)”。通过脚可以去任何地方,故引申为至、临义。
由至、临引申为停止、静止义,进一步引申为停留、逗留义。如《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桑”。
由停留引申为居住、处所义。由停止义引申为禁止、去除义。由本义亦可引申指人的举止、容止。
止也表示仅仅、只是,如《聊斋志异·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辱:会意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辰”指农时,失去耕种的时机,就会受到羞辱。但是多数学者不认可许慎的说法。
辱字上面是“辰”字,是“蜃(shèn)”字简省的写法。蜃指一种大蛤(gé)蜊,蛤蚌外壳坚硬,先民们用它的壳制成除草的农具。
辰和寸(手)结合,指耕作,这个意思被后起的“耨(nòu)”字所取代。误了农时,耽搁了耕作大事,有杀头之罪,所以“辱”字又有“羞耻”之义。又指使人受到羞辱,用作动词。
辱是上下结构,但是辱用作偏旁时,左上的撇拉长,包住下边的“寸”。如蓐、褥、缛等。
辱也用作谦辞,表示屈尊对方,等同于“承蒙”,如《左传》:“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道:通“导",开导之意。
全文理解为:
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此章孔子谈的是交友之道:要忠言直告又要恰当地引导,不宜强加于人。即使是忠言善语,不被朋友接受,也不要去强加于人,否则自讨没趣。
孔子的弟子言偃也说过类似的话:“朋友数,斯疏矣”。和朋友说话太啰嗦,会被疏远,这种交友处世之道,非常有现实意义。
朋友毕竟不是亲人,应该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再亲密的朋友,也有自己的隐私,也有不被对方知道的事情,所以劝告和开导朋友都要适度。
申包胥和伍子胥
春秋末期约550年,在今天湖北的京山县城北申公岭诞生了一个男孩,叫公孙包胥,是楚君蚡冒之后,因楚平王初年,被封为申邑尹,所以改姓申氏,申包胥后官至三闾大夫,对楚国有再造之功。
公元前528年,平王刚登基,太子建要迎娶秦哀公之女孟嬴成婚时,奸臣费无极为了取悦楚平王,劝平王把貌美的孟嬴留给自己,而把陪嫁女假扮成新妇与太子建成婚。
七年后,费无极又诬告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及其两个儿子即将谋反,随后伍奢及长子伍尚被杀,次子伍员(伍子胥)侥幸逃脱,带着太子建及其儿子胜(白公胜)逃往宋国。
路上,遇到了从宋国回来的好友申包胥,听了伍子胥的哭诉并发誓要报复楚国后,申包胥为难地说:“如果不支持你出逃,是不尽朋友之谊,为不仁,如果支持你日后报复楚国,那是对不起国家,为不忠。”
申包胥又说:“你的遭遇我能理解,你要报复楚国我也理解,但是,你能推翻楚国,我必能复兴楚国。”申包胥没有为难他,二人从此分道扬镳。
费无极得悉伍子胥逃跑后,派人追捕,四处严设关卡缉拿,伍子胥一夜白头,好不容易混过了昭关,投奔宋国找太子。
没想到宋太子图谋借兵伐楚被杀,不久太子建又病死,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辗转投奔吴国,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帮助吴国强盛起来。
楚平王死后,其子楚昭王继位。昭王10年(前506年),吴王派伍子胥和军事家孙武带兵伐楚,不宣而战,以最大兵力最快速度远距离奔袭,进入楚国腹地,攻占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市)。
申包胥随楚昭王一行逃离郢都,辗转躲到了随国。
伍子胥报仇心切,毁了楚国宗庙,又掘出平王尸体,鞭尸三百,并砍下头颅,申包胥托人给伍子胥带话:“你报仇,也太过分了吧,你毕竟曾经是平王的大臣,却背叛祖国,扶持敌人灭掉自己的祖国,还穷凶恶极地掘墓鞭尸,太违反人性,太有逆天道了吧。”
国破家亡之际,申包胥决心复兴楚国,自请赴秦国求救,他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千辛万苦地来到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
见到秦哀公后说:“吴国像只大野猪、大长虫(老虎),要把诸侯国一个个吞灭,如果我楚国亡了,贵国也将不得安宁,赶紧出兵吧,况且,昭王是你的外甥,如果你有意保存敝国,楚国将世世代代向贵国称臣。”
秦哀公不为所动,安排申包胥休息,包胥听后,急得跳了起来说:“楚国处于国破家亡的时刻,国君和人民都在受苦,我怎能休息?还请秦王下令发兵救楚吧!”
秦王命人把他拉出了王宫,申包胥不肯回驿馆,靠在宮墙边痛哭了七天七夜,滴水未进,人们无不感慨楚国竟然有如此忠臣志士。
秦哀公得知后大为惊讶,叹道:“楚国有如此贤臣,吴犹灭之,寡人无臣若斯者,其亡无日矣!”
于是,秦王终于答应出兵,并赋诗纪之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此诗后被孔子收录进《诗经》,申包胥听说秦王同意出兵后, 感激不尽,顿首九次方才坐下。
公元前505年,秦王派子蒲、子虎率兵车五百援楚,纵横方城内外,出没汉水南北,百姓大力支持秦军,在和楚军的完美配合下,吴军穷于应付,不久,吴王见楚都虽破,楚人难降,加之后方大患日亟,命令撤兵。
申包胥以忠信和智慧赈救了楚国,昭王重赏包胥,包胥坚持不受说:“为臣以尽忠为天职,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今天楚国江山已经收复,我还有何求?”
谢绝了昭王的赏赐后,包胥进山隐居去了。
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时期,申包胥被礼聘于越国,越王向他请教治国、治军、用人之道,申包胥一连否定了几个越王的主张,最后提出:“夫战之道,智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断之。不智则无权变之谋,以别众寡之数。不仁,则不得与三军同饥饱之节,齐苦乐之善。不勇,则不能断去就之疑,决可否之议。”
越王听后非常佩服,为越国治军强国,最终战胜吴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包胥答越王问”。
申包胥不但对朋友有情有义,又是一个治国能臣,又是一个忠贞的爱国者,还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他以一己之力复楚之六千里江山的故事,精诚感天,被历代传颂。
他的一个后人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就是包拯,人称包公,包青天,包龙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