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干货储备库
为什么加班的人总是你?

为什么加班的人总是你?

作者: 林安 | 来源:发表于2016-09-15 22:42 被阅读1205次

    加班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标配,特别对于某些初创企业来说。都市白领朝五晚九的工作表是个遥远的神话,相比之下朝十晚十、996才更像在一家创业公司天经地义该养成的作息。

    在工作中和一些人聊天,想到加班这个话题,突然就有很多想说的。

    80%的加班 都是无效加班

    在工作中,我会接触很多互联网圈的人。每当我问起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者或老板怎么看待加班机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会义正言辞地告诉我“我们不倡导加班文化,我们倡导扁平管理、弹性工作,工作以结果为导向” 。

    哦对了,在每一封招聘JD里写上“扁平管理、弹性工作”,这是许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另一个标配。

    然而,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招聘JD上写着“弹性工作、上下班不打卡、早上10点以后上班”的公司,加起班来越是要你的命。反而是那些严格考勤、朝九晚六、准时打卡的公司,到了点员工几乎都各自鸟兽散,七点以后公司里就见不到什么人了。

    每当我再问起一些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的员工怎么看待加班这个问题时,得到的反馈大多是“不喜欢企业的加班文化,但是公司里每个人都在加班,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加班。”

    没有企业明文规定每天必须要加班,也没上级承诺义务加班就有丰厚的加班费,员工们却自发忽略掉那个公司在招聘时白字黑字设定的下班时间,不约而同地将之无限延后。长此以往,如果某天太早下班,或者自己先大部分同事和老板先走,心中甚至会浮现出某种莫名其妙的愧疚感来。这就是加班文化的厉害之处,有着某种自发性的洗脑作用。

    然而,很多时候,许多人加班,并不是因为真的有工作还没做完,而是明明已经无事可做,为了不成为第一下班的人,也会磨蹭或干等到开始有人陆续离开,才会心安理得地收拾东西走人。

    如果你分析一下自己工作中的大部分加班原因,除了上述情景外,会发现除了少数时候的确是工作量太大这一客观因素造成的加班。大多数时候,加班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拖延症、效率低下、工作被他人打断、下班时间被叫去开会等等。

    总结起来就是在效率和时间掌控上出了问题。

    我毕业后进入的第一家公司,是业内一家加班出了名的公关公司,每天早上十点到十一点,员工们陆续以创意精英的精神气走进园区大门,感觉自己是一个满脑子big idea、分分钟能把客户喷得五体投地的创意大拿。

    每天夜里十点以后至凌晨,开始陆续有滴滴司机在公司园区附近转悠,争抢这些被客户们虐了一天的“创意大拿”们的订单,把累成狗一样的他们送回家。

    记得刚进去实习的第一天,我就加班到夜里九点多。记得当时在做一个统计表格,由于自己很少做表,对软件的很多功能尚不熟悉,所以做得出奇慢,每做一会儿都要百度一下自己不熟悉的功能,前前后后折腾了快两个小时,那种表格现在我十几分钟就能搞定。

    当时也有一起实习的小伙伴,晚上也总是很晚才离开。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总是这么晚下班,她说白天总是静不下心来工作,每到临近下班时才真正开始集中精力做事。

    这些都是典型的因为工作效率低而造成的加班,是人为因素里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原因。

    另一种,因为他人而造成的加班,同样非常普遍。

    工作是一个合作性事件,没有人能够单打独斗。我们总是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工作。在乙方,除了团队内部的沟通协调之外,更大的精力花费在与甲方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上。而正是这些沟通环节所塑造起来的壁垒和障碍,是造成加班的首要元凶。

    语言是产生误解的根源,一个项目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塞满越多的人,推进起来越是艰难迟缓。准确地了解他人脑中所想并非易事,再加上后面还有一条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将信息挨个传递,就像我们常玩的某种游戏,当一个词语从队头传到队尾时,很有可能已经变成了另一个词,更何况这里传递的是复杂虚无得多的概念或想法。最糟糕的是当决策者本身都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时,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所以我以为,乙方的加班,80%浪费在冗长无效的沟通,以及因沟通失误而衍生出的许多问题上。甲方也一样,只要把客户换成你的老板或上级,道理一样行得通。

    不了解你的老板或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从而造成无效的沟通和工作,这是人为因素造成加班的其中一种。

    另一种,就是时间不断被他人打断而造成的被迫加班。

    日常工作中总会有各种琐事,虽然每件都看起来很小,但是堆积在一起却会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可想象的破坏。这也是许多人在回顾自己一天的工作时,常常觉得什么也没做,一天就过去了的主要原因。关于这点,前阵子我在《重来》里读到的一段话能准确表达我的观点:

    作为一个码字狗,我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思考和写作,这些都是需要在一大片完整、无干扰的时间内进行的。因为很多时候,人的思路一旦被打断,就很难重新进入状态,而且思考和写作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过程,好的想法常常一闪而过,能不能抓住全看专注度。这种时候如果有一个或者多个人不断因为其他琐事打断你,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已经踏入美梦边缘,将睡未睡的人不断被旁人的三两絮语吵醒,被拉回现实一样让人恼火。

    可是工作就是这样,避免不了协作与沟通,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掌控好自己的时间,每天尽量留出一整片效率最高的时间来,关闭掉那些会可能会对你造成干扰的线上通讯软件,并告诉别人这段时间内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可以先发邮件说明,等自己处理完主要工作,再来集中处理那些琐事。

    把时间的控制权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交给别人,是减少加班、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

    加班多 证明不了任何自身价值

    关于加班,还有一个可笑之极的现象是:许多人把加班作为突显自身工作价值,甚至在老板面前邀功的方法之一。

    于是各种在朋友圈晒加班,白天干活拖延懒散,下班以后开始卖力加班,有时甚至连周末都不放过。

    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道理不假,职场中人总免不了在上司面前晒晒自己的苦劳,刷存在感。但我始终觉得通过低效加班去博上司眼球,是一件再蠢不过的事情。

    见过太多每逢加班必发朋友圈的人,也见过很多完成工作就准时下班,该干嘛干嘛的人。比起前者,我更喜欢后者。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加班是高效的反义词,经常加班的人除了少数情况下是工作确实多到做不完,更多时候是由自身效率低下导致的。如果你能通过加班弥补自己在效率上的低下,那么你牺牲的只是自己的私人时间而已,在老板眼中还算ok。但如果你不仅需要加班完成工作,完成的质量还得不到保证的话,这个时候你还天天发朋友圈晒加班,希望你的领导能在百忙之中看到给你点个赞,最好年终还能给你升个值加个薪什么,鼓励一下你这种加班精神,那你不是智商欠费是什么?

    职场的残酷之处在于:老板往往只看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员工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他为公司创造了多少实质性的效益,而不是奉献了多少时间。这也是许多人喜欢拿苦劳而不是功劳去找老板邀功,却吃了闭门羹的原因。

    低质量的无效加班,除了能够证明你是个效率低下的蠢蛋之外,证明不了你的任何价值。

    其次,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工作上也不会出色到哪里去。

    虽然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已经习惯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但我始终以为,工作和生活之间,需要一条明显的分割线。 所谓All in 的状态并不是指把私人时间全部奉献给工作,而是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能All in。

    该工作的时候就全情投入地工作,在有限时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该生活的时候就抛开工作尽情生活,放松在工作中紧绷的神经。别让工作吞噬了你的生活,也别让生活干扰你的工作。

    不必看见别的同事每天比你走得早、周末出去浪,而你却在加班就感到愤愤不平。也许他们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而付出了什么,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就像学生时代班里那些总是看上去吊儿郎当,期末成绩却总能名列前茅的学霸一样,你如果真的相信他们不用努力就能轻松考出高分就太天真了。

    关于这点,《小王子》里的狐狸诚不欺我:“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不要只用眼睛去观察人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渊,只是你看不到罢了。

    世上没有完美的工作,每一份工作里,你总会被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扰,感到迷茫、焦虑,甚至抑郁。有时很羡慕那些只要给他安逸的生活就会感到满足的人,他们不会在日复一日看得到尽头的重复里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也羡慕那些将工作视为终身事业,时刻充满激情的人,没达到目标前,永远不会倒下。

    最难的是那些徘徊在两者之间的人,站在安逸和奋斗的天平两端摇摆不定,花费一生的经历去寻找理想中的平衡状态。然而平衡却是世间最难维持的状态,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如果想提高工作和生活的幸福度,还是从减少无效加班开始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加班的人总是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wb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