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点到了得到APP首页的免费听7本书的活动,有兴趣,果断加入。
知识如果只停留在输入层面,就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而要有自己消化后的输出,才升级为掌握技能。
被镇店之宝吸引,接连听了基本,把引起共鸣的点记录于此,用于思考:
1、《巨人的工具》,万维钢老师推荐,必属精品。不要抱任何目的性,去做一些系统性的事情,世界发展多维多变,永远为未来铺垫后手。
什么叫系统性事情,比如主人公之一的坚持写博客画漫画,主人公是坐办公室的,每天花时间写博客画漫画,没有什么目的性,就是坚持下来,他擅长办公室政治,漫画的内容主题也多灵感于此,最后才华被发掘 做了自己的专栏。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未来变幻莫测太多的不确定性。又有什么关系,死磕几门自己拿手的手艺,把系统建起来,如果还能用上自己周边的资源,当下从容的面对,未来还有什么可恐惧的呢。
2、《百年人生》,乍一听书名,有些像养生,其实大大的不然,是颠覆三观式的思维冲击。文中阐释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人的寿命会延长到100-120岁,该如果重新规划漫长的一生。这不是科幻悬疑,而是有医学背书的即将到来式,00后活到百岁的几率达到50%,10后以及未来的20后30后……可预期般的几率逐增。
这么长的人生,原有的三段式人生原则就作废了。我们固有的观念,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等等,三四十岁是黄金青壮年,事业顶峰期,之后就下坡,60退休卸甲归田享天伦,看看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的状态,真正过上了所谓老年人的生活。而一旦思维僵化,不再接受任何新鲜事物,放弃学习,行尸走肉般的度过漫长余生,想想都可悲。所以我现在很乐意对父母对公婆传输一种概念,以前60就步入老年,现在60还是小年轻才刚刚开始呢。我潜意识里的思维,和本身的思想不谋而合,小心喜一下。
吐槽完老旧的三段式人生观,来看看新式的未来多段式人生。20岁进入职场,30岁重新回炉学校新修个新专业,再换个领域继续打拼,40岁再回炉学习,再换职业跑道创业,60岁退休,从头学习一门手艺,再创业。总之,终身学习是主轴。
未来,你可能会发现,顶头上司比你小10岁,专业度也远超你。未来的寿命在增长,你可能会说那就多工作几年好了,问题是行业寿命越开越短,不再可能有哪种行业可以容纳一个人待到退休。很多职业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尤其重复性劳动的职业,比如物流,比如金融,比如翻译等等。而带有创造性的职业还能保持一定的发展空间,比如娱乐业,比如艺术创作,比如服务业等,所以,变换职业赛道在未来将是稀松平常的事,斜杠青年般的多维技能,查理芒格般的多维思维,在未来会很占优势,能挣得一席之地。
寿命的延长还会导致一种现象,不再以年龄区分人群,忘年交将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奢得,20岁可能找40岁的人结婚,人们走进婚姻会更加慎重,要一起生活那么长时间,可得好好考虑。不只是婚姻,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将更加谨慎,因为有生之年会亲历到活动结果中来,不慎重都不行。
3、《清单革命》,讲述清单对大脑的帮助,有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意味。文中讲大脑在高压下,会非常容易遗忘;大脑最多同时处理7件事情。举个例子,你正在跟客户电话沟通,达成了某些共识,你已经做出了一些承诺,突然一个急事打断,你去处理别的事情,结果电话中承诺客户的事就忘掉了,最后引来客户不满;再比如,曾有一度儿童手术的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很高,追查原因,只需要术前一个小时打一针抗生素就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然而医生通常被一些急事打断,救火处理,常常忘记术前这针,最后院方做了个提醒清单,大大改善遗忘,基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能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应用于飞机操作,客户谈判,日常沟通等很多场合都适用。
举个例子,打电话,提前列出沟通主题,预设对方问什么问题准备什么答案等等,有备而来的人运气总不会差。
我也一直喜欢和坚持手记工作笔记,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攒下了十几本笔记,收拾房间时总会被挑战,虽然没什么用,但也不想扔。anyway,互联网时代,电子化非常方便,各种记录APP也是唾手可得,不管电子手工,清单化的思维模式真的很有帮助。
4、《穷查理宝典》,最有名的一句就是“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他”。要通过提升自己,来强化对世界的感知,内在的能力才能增长,和世界的大趋势才能互相匹配。这种匹配度提高了,无论你是用来投资、创业,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会无往而不利。
这本听书目前还没能很好理解,唯一深刻的体会就是培养自己的多元化思维。不要守着自己的一门知识领域出发去思考和看待这个世界,世界是多维的,懂得从多角度看问题,就好比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幸福的。
先记到这,再读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