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0 星期四 阴/有太阳

室友用搞笑的口吻,调侃她们的被考试:
“你说说,咱们学校吧,为了规避教育局的‘不准大考小考’的规定,就把月考改成‘独立作业’,美其名曰,呵,呵呵!多虚伪!”
听罢,只是笑笑,便开口想去说服她:
怪不得听稀饭同学妈妈告诉我,她们年级的月考取消了!还说是家长去举报的?
可见,咱们中国的文字多么的博大精深,怎么运用自如就看你怎么理解;你想喔,如果不测验,老师们也是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换个方式他们可能真的不敢说自己教得怎么样?所以得变着法儿的测试检验成果。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明学校方面还是聪明的。也不用讨厌测试,这是查漏补缺的手段,你敢说你学得一点不漏?肯定不敢吧!?
室友无可奈何呵呵,反正大家都是这样过来,几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就算是到外国去,不也是追着要交作业嘛!
世界趋于大同,“和谐”无处不在,要适应。
咱们的汉字确实厉害,怎么用,都有道理。
这两天把文字版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报告再看了点,真的如暑期时参加人民大学那个学习班的教授所言,开卷有益。
不谈别的,就“更加、增强、进一步……”等等这些词的运用位置,都有不同的讲究。
怪不得当时那位教授说,想要辅导小孩儿语文或写作,除了多看书没有捷径,要说有捷径也只推荐一条——就是多读领导的讲话稿,把它当阅读理解、短文分析来看,保准有大进步。
这两天才想起他说的,再对照看看,的确可以这样试试,想想,那些智囊团逐字逐句研究出来的稿件,怎么可能禁不起推敲,又怎么可能不明确段落意思主旨?
说起那位教授,现在回忆他当时讲的许多内容还挺有意思。
比如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带动全家都成了一样的;他建议咱们也少吃那些躺在冰箱冰柜里的“动植物尸体”……看看,满汉全席到人家眼里,就是——尸体!(捂脸)
比如他是研究佛学的,所以他的女儿一直跟着他走南闯北的寺庙里长大,以至于后来人家小姑娘专门研究佛教建筑,还远渡日本学习这一专业。
比如,他们家人出门前互相拥抱的仪式,身体健康差点被误诊为癌的内退爱人,会站在窗前直到他背影远离;他出差或者讲学,永远会和主办方联系要两张机票;他们家临睡前,可能是互相读一篇文章或者是诗,而不是各自玩手机……
如果不是他本人亲自讲述,很难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这么佛系的人。
光是听他毫无波澜的讲讲,都觉得世界和谐了许多。
我这么折腾的人,肯定不能活得那么佛系了。
颈椎从上上周二就犯了老毛病,除了适当运动消除一点疼痛,就靠热敷了。
一同运动的小施美女老师疑惑的问:你这样一个像装了马达的身体,怎么会也这儿那儿的疼呐?
呵!贝妞儿说了句实在话——年纪到这儿了,想躲也躲不了的!
确实,就算心脏是十岁的年龄,但是骨头不见得就年轻,加上早几年也不太懂得科学的运动、生活,就是因为发现这儿那儿的毛病,才将运动坚持下来啊!
这会子靠着海盐带热敷码字,顺便看看室友“艰难困苦”的应付作业,不发出任何声响,便是这夜晚极和谐的一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