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战“疫”,防御是最好的进攻,全面科普口罩知识,不了解怎么能保护好

战“疫”,防御是最好的进攻,全面科普口罩知识,不了解怎么能保护好

作者: 铲屎官Daily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12:55 被阅读0次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想象渲染图,含艺术成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自2019年12月8日在湖北武汉发现首例患者,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在中国大地偷偷积蓄着力量,在农历春节前夕乘着春运的浪潮在中国大地扩散开来,确诊和疑似病例在短时间内不断攀升。官方第一时间给全国人民的预防建议就是佩戴口罩。一时间,口罩成为了大家争先抢夺的最紧俏的资源,天价口罩N95等成为互联网的热词。

​相信大家在争先购买口罩的时候脑子里也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为什么口罩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呢?口罩种类那么多,我应该买哪种口罩?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等等。希望我接下来的内容能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口罩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众所周知,口罩是用来保护口和鼻这两个人体呼吸道入口的,所以口罩通常用来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要说明白为什么需要通过佩戴口罩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还得先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传播途径说起。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前发现主要通过 飞沫 和 接触 进行传播,同时研究显示它与2003年的非典SARS病毒同源性高达85%,因此在密闭不通风的空间中极有可能也存在 气溶胶传播 的风险。

​到这为止,飞沫 和 气溶胶 这两个词是我们的关键词。飞沫 这个词经历过2003年SARS疫情的人估计不陌生,这个词无数次出现在新闻报道里。


飞沫/飞沫传播

打喷嚏时飞沫影像

人体呼吸系统存在大量液体,比如口腔中的唾液,呼吸道和肺部分泌物以及水分等等。当一个人咳嗽,打喷嚏,甚至说话唱歌时,肺部的气体会将呼吸系统的水分和分泌物带出,在空气中形成一颗颗悬浮沫子,微粒大小一般大于5微米。组成成分主要是 水分 和 蛋白质

大的沫子会很快掉落到地面,而小的沫子却能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停留,随着空气流动飘向更远距离的空间。部分传染病的病原体能通过附着在飞沫上散播到空气中,被易感染者吸入到呼吸道或者沾染到眼睛等人体粘膜细胞造成感染,这就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只能近距离传播,2米外基本是安全的。但最新研究表明,小的飞沫颗粒特别是通过喷嚏打出来的飞沫小颗粒能够传播到最远8米外的区域。


气溶胶/气溶胶传播

固体或者液体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统,其中的颗粒物质的体积一般小于5微米。 雾,烟,霾,微尘等都是常见的大气气溶胶。而其中的微粒叫做气溶胶粒子。

感染者咳嗽,喷嚏,说话等行为所产生的飞沫,大的飞沫会很快降落到地面,而直径更小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过程中由于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称为飞沫核。飞沫核可以载着病原体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被易感者吸入后,就有可能造成感染,这就是气溶胶传播。

记住,飞沫传播一般近距离传播,距离远了基本没风险;但气溶胶可以长时间在空气中游荡,可以远距离传播。目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尚未确认气溶胶传播的途径。


口罩是如何预防新冠状病毒感染的?

既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前发现主要通过 飞沫 和 接触 进行传播的,那我们首要做的就是要把飞沫传播病毒的可能性降低。

1. 远离感染者,飞沫传播的距离有限。常见做法就是不出门,远离人群聚集的地方。

2. 实在需要出门的,则保护口鼻等呼吸道入口。保护口鼻那自然是想到了口罩。

正确地配戴正确的口罩可以将在和感染者近距离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携带病原体的飞沫大部分阻挡在口罩外,降低感染的可能。那口罩是如何防护的呢?为什么官方只推荐在疫情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N95级别口罩?


口罩防护的原理

我国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毒种电镜照片

上图是2020年1月24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毒种电镜照片,图中标注了100nm比例尺可以看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在100纳米,也就是0.1微米。

也许你会说,既然病毒的直径是0.1微米,那只要口罩的材料缝隙孔径的直径小于0.1微米那就可以将病毒隔绝在外啦。但其实你了解了全世界所有相关的口罩规格标准,几乎很难找到口罩材料孔径小于0.1微米或者以小于0.1微米为阻隔效率的口罩。比如官方推荐医护人员佩戴的N95医用防护口罩是保证对0.3微米的颗粒有至少95%的过滤效率。绝大多数的病毒粒径大小都在100纳米左右,那就奇怪了,那口罩是怎么做到防护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口罩的滤材防护原理和病毒的传播原理两个方面来讲。


口罩滤材过滤原理

其实口罩滤材对空气悬浮颗粒的过滤是通过纤维表层对颗粒的吸附,而不是通过孔隙的阻隔,所以并不需要口罩滤材的孔隙比颗粒的大小还要小。而且如滤材的孔隙过小会加大口罩空气阻力,造成人体缺氧,增加不适感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会给有基础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的人群造成危险。

一般来说,口罩的过滤颗粒物病菌的过滤层是纤维材质的, 纤维直径纤维过滤层厚度纤维层气孔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口罩阻隔颗粒物的效能。市面上的口罩的孔隙都要比空气悬浮颗粒病原体细菌等的粒径要大上几百倍,比如N95口罩的孔隙大概在30微米左右,而纤维直径在2微米左右,而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等粒径均在0.1微米左右,飞沫,气溶胶颗粒直径在5微米上下,故口罩孔隙大小是悬浮颗粒大小的数百倍。

保证口罩纤维层拦截悬浮颗粒效率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五种,分别是自然沉降、拦截作用、惯性冲击、分子扩散、静电吸引。五种机制共同作用,保证小的颗粒也不会从如此大的孔隙中溜走。


惯性撞击

惯性撞击机制图解

小的颗粒存在可能跟随气流直接绕过纤维进入到口罩内侧,但是大颗粒由于自身惯性较大,在跟随气流时无法及时转向,直接撞到过滤纤维上被拦截下来。该机制负责收集较大的颗粒。

拦截作用

直接拦截机制图解

大颗粒在通过口罩时因为直径大被口罩过滤纤维直接拦截下来。该机制负责收集较大的颗粒。

自然沉降

自然沉降机制图解

大颗粒受到重力作用明显,会自然沉降到过滤纤维上。

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机制图解

高中物理学过的布朗运动,受分子热运动影响,小的悬浮颗粒受到空气气体分子的撞击而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使得悬浮颗粒在跟随气流运动时偏离原有方向,直接撞向过滤纤维给拦截下来。该机制负责收集较小的颗粒。

悬浮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Brownian movement,Brownian motion)。 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藤黄粉、花粉微粒可以看到这种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它是1827年植物学家R.布朗首先发现的。作布朗运动的粒子非常微小,直径约1~10纳米, 在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的碰撞下,产生一种涨落不定的净作用力,导致微粒的布朗运动。如果布朗粒子相互碰撞的机会很少,可以看成是巨大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则在重力场中达到热平衡后,其数密度按高度的分布应遵循玻耳兹曼分布。J.B.佩兰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并由此相当精确地测定了阿伏伽德罗常量及一系列与微粒有关的数据。

静电吸引

分子扩散机制图解

静电吸引的是用某种方法用静电处理纤维,让纤维成为持久带电体,当悬浮颗粒接近纤维时会立即被纤维中的电荷吸附。悬浮颗粒体积很小,受到的电荷力作用明显,能够很大程度提高了口罩的过滤效能 。

加过静电的静电纤维在正常环境下可以长时间保持带电状态而不会出现静电衰退。但高温环境,水洗或者溶剂如酒精/洗洁剂如肥皂会使其静电出现明显衰退。

上述五种机制共同作用作用,可以整体防护各种尺寸的悬浮颗粒。悬浮颗粒一旦与过滤纤维接触后就会从气流中移除,并由于分子间作用力(也称范德华力)而与过滤纤维牢牢贴在一起,很难再脱离出来,慢慢地在过滤纤维上累积起来。

下图是颗粒尺寸与被特定拦截机制拦截效率的关系图,

​ 过滤效率与粒径(图片来自美国疾控中心网站blogs.cdc.gov)

上图可以看到整条曲线存在一个凹陷处,可以看出0.3微米左右是最具穿透力的颗粒尺寸,就是说0.3微米粒径悬浮颗粒是口罩拦截效率最低的悬浮颗粒,粒径大于0.3微米的悬浮颗粒,粒径越大越容易因为自身惯性作用和过滤纤维拦截机制而被口罩过滤层拦截下来,而粒径小于0.3微米的悬浮颗粒,粒径越小越容易因为布朗运动被过滤纤维拦截下来。

基于此,如果口罩能够很好的拦截0.3微米左右的悬浮颗粒,那对其他尺寸的颗粒自然不在话下。所以口罩的检验通常采用0.3微米的悬浮颗粒以一定的流速(大致等于人的呼吸量)对口罩进行一段时间的冲击,并间隔一段时间对口罩内外的悬浮颗粒浓度进行测量来判定口罩的过滤效能。

病菌传播原理

第二个保证病菌能被高效拦截的原因是,上文已经提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及其它大多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多包括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方式。病菌一般情况下并不会以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于空气中,而是会将飞沫和以及飞沫干燥后留下的飞沫核作为载体在空气中进行飘荡从而进行传播。尽管病菌的大小可能在0.0x~0.x微米左右,但是飞沫的大小通常大于5微米,飞沫核大小通常小于等于5微米,大于1微米,两者结合的大小就很容易被口罩过滤层拦截下来。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口罩确实是可以起到防护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的。

看到这也许你会问,市面上口罩种类如此繁多,我们该如何选择?

哪些口罩能防护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口罩分为供气式口罩空气过滤式口罩。供气式口罩,佩戴人员不会从自然空间获取所需氧气,而是通过携带氧气罐等设备对人体进行供痒,常用于极端环境。我们普通民众甚至大多数医护人员佩戴的口罩是空气过滤式口罩,通过人体从空间中获取所需气体,气体通过口罩时悬浮颗粒被拦截下来。常见的种类有普通棉纱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PM2.5防护口罩,活性碳口罩等等。那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我们应该佩戴哪种口罩呢?官方推荐的医用防护口罩N95以及医用外科口罩又是什么等级的口罩呢?待我细细道来,

N类别口罩

N95口罩

这几天N95口罩成为大家争相抢购的紧俏口罩,也是有关部门推荐的口罩型号。那N95口罩是什么呢?是一个牌子?还是一个规格标准。

N其实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一种口罩的标准,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只能防护非油性的悬浮颗粒,N类别口罩在过滤油性悬浮颗粒时,油性悬浮颗粒会在过滤纤维上累积,会使过滤纤维的静电衰减,造成过滤效能严重下降,所以N类别口罩应该避免在油性环境如厨房等场景下使用。而N后面的数字则是特定试验粒子过滤效率的最低值。

N类别医用防护口罩检验通常采用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将口罩暴露在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并持续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去检测一次口罩内外的离子浓度,测试当中不得有任何一次纪录低于所规定的过滤效能,

目前N系列规定了3种过滤效能,即95%,99%, 99.97%,分别对应的口罩型号即为N95,N99, N100

当然口罩的标准并不仅仅只需要满足过滤效能,还包括很多别的检测项目,比如透气性,面部贴合度等等,只有完全符合全部的标准才能说明符合相关标准。

N95口罩就是满足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过滤0.3微米颗粒最低效能达到95%的防护口罩。这其实是NIOSH标准的最低级别,N99,N100理论上的防护效能更高,但提升的效果不明显且舒适度会更差。


By the way, 顺便说一句

NIOSH认证的口罩标准除了N类别的N95,N99,N100外还有R95、R99、R100、P95、P99、P100,这些防护级别都能够覆盖N95的防护范围,其中“R”是指,适合油性或非油性颗粒物,若用于油性颗粒物的防护,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P”是指,适合油性或非油性颗粒物,若用于油性颗粒物,使用时间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而“99”和“100”分别指过滤效率水平。

根据耐油性分为“N”、“R”、“P”,根据捕捉率分为“95”、“99”与“100”。“R”表示“耐油(resistant to oil)”,“P”表示“防油(oil proof)”,捕捉率中的“99”表示在99%以上,“100”表示在99.7%以上。

此外,N100、P100、R100三型口罩用0.3微米颗粒进行测试时,阻隔效率须达到99.7%以上,N99、P99、R99都是过滤率在99%以上,而N95、P95、R95都是过滤率在95%以上。

KN95

KN95口罩

在国内购买口罩其实我们不容易买到美国标准的N95口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KN95。N95是经过美国NIOSH标准检验,KN95口罩其实是符合中国GB 2626-2006标准的口罩。在防护原理,检验方式,标准与美国NIOSH标准上几乎一致,所以符合KN95标准的口罩过滤效能是几乎和N95标准的口罩一样的,所以也可以用来进行呼吸道传染病防护且效果相同。

注意:N95/KN95级别口罩气密性更强,呼吸阻力更大,容易造成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聚集在口罩内再次被吸回体内。一段时间佩戴后容易造成人体脑血管扩张引起头痛。佩戴时需要隔段时间注意换气。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员不适合佩戴。

医用型N95/KN95

医用型N95口罩

对于一线医护人员,符合美国NIOSH标准和中国GB 2626-2006标准的N95/KN95还不够,因为美国NIOSH标准和中国GB 2626-2006标准的N95/KN95的口罩还不是针对医院场景,更多的可能是符合了工业标准。因为在外科环境下,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血液等污染性液体的喷溅,所以运用在一线医护人员的N95/KN95口罩必须加上一些特定医用型标准。 美国医用型N95及以上口罩需要经过美国的FDA批准认证,而中国医用型KN95口罩需要满足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标准, 医用型N95/KN95口罩几乎仅仅只是N95/KN95相同性能基础上增加了对血液以及污染性液体穿透能力的要求,防止在外科环境下患者体液等的喷溅。

而对于一般的公众,工业型N95/KN95即可满足防护要求,毕竟日常环境几乎不存在类似外科环境的血液/污染性液体喷溅的情况。所以普通公众没必要去抢夺有限的医用型N95/KN95口罩,把它们留给更需要的一线医护人员吧。


N90/KN90

KN90口罩

而还有一种N90口罩其实是推荐工业使用,过滤效能也仅仅比N95口罩低5%左右,普通民众用来预防传染病是没有问题的,但不推荐用来给医护人员在传染病一线防疫环境下进行防护。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

当前市面上现货最多的口罩就是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囗罩符合我国标准号为YY0469一2011的医用外科口罩标准,该标准要求医用外科口罩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30%远低于KN95要求的95%,同时具备对120mmHg压力血液渗透的防水效率。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临床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环境下的防护。由于悬浮颗粒过滤效率低,所以并不适合用于处于一线传染病防疫的医护人员使用。

那普通民众适合采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来防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或者类似的传染病吗?答案是适合,本次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官方只推荐了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级别口罩。普通民众面对的环境没有很恶劣,采用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阻挡住大部分的飞沫和飞沫核气溶胶等悬浮颗粒,降低感染的可能性。而且医用外科口罩佩戴舒适型比N95级别口罩舒适性要好很多,不在恶劣的条件下,医用外科口罩足以。

医用外科口罩

上图就是一种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一面是深色的,另一面是浅色的,上面还有褶皱。

我们将它进行拆解,可以看到

医用外科口罩拆解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医用外科口罩主要由3层构成,

深色一面无纺布作用是防水,防止外科环境下的血液等污染性液体飞溅,比如当血液飞溅到口罩上时可以防止扩散,血液凝固后可以将病毒锁在里面,凝固血液的表面也会残留些许病毒,但是血液有颜色可以及时识别进行更换。

中间一层过滤纤维,主要起到阻挡病菌的作用。是口罩的核心部位

外围浅色一层(图标25g无纺布)作用是吸湿,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水汽,使佩戴体验感更好。

口罩上方还有一条铝塑条,用于佩戴时鼻梁处的塑形,让口罩更贴合面部。

由此可见,医用外科口罩是万万不能戴反了。正确的戴法如下图所示,

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步骤图解(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是

务必深色一面朝外,白色一面朝内。如果戴反了,白色一面吸湿层朝外,那就会吸收带有水分的飞沫,造成渗透,起不到防护效果。

如图第3个步骤,口罩佩戴除了要保证正反,上下也得正确。医用外科口罩上部有一根铝塑条用于鼻梁处口罩塑形,保证它在上方。口罩上脸后要在鼻梁两侧同时压一下铝塑条,使口罩尽量贴合脸部,达到最大的防护效果。

口罩的褶皱可以拉伸开以使得口罩四周尽量贴合脸部,这样才能尽可能达到最大的防护效果。


一次性医用口罩

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是指满足我国标准号为YY0969一2013标准的口罩,仅要求一次性医用口罩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对颗粒过滤效率和防水性能则无任何要求。

由于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对悬浮颗粒的过滤效率没有要求,所以对飞沫,气溶胶等悬浮颗粒没有很好的过滤效能,所以不被推荐用来防护新型冠状病毒以及类似的传染病。

其他国家标准口罩

如果你当前正在国外或者能通过国外渠道购买口罩,可能你得面对的是对应国家自己的防护口罩的标准,各个国家标准有所不同但原理,检验标准都差不多,我们的目的是找到过滤效能达到我们目标效能的口罩类型即可。


欧盟EN149标准:

FFP1:最低过滤效果>80%

FFP2:最低过滤效>94%

FFP3:最低过滤效>97%

欧洲FFP2口罩(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欧盟国家达到其自身EV149标准中的FFP2级别的口罩过滤效能基本等于美标N95和中国标准KN95的。可以用来当作N95/KN95口罩来防护新型冠状病毒。

澳大利亚AS1716标准

P1:最低过滤效果>80%

P2:最低过滤效果>94%

澳洲P2口罩(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澳大利亚达到其自身AS1716标准中的P2级别的口罩过滤效能基本等于美标N95和中国标准KN95的。也可以用来当作N95/KN95口罩来防护新型冠状病毒。

日本

日本防病毒口罩(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而日本口罩只要在其包装上印有“99%カットウィルス”(99%抗病毒)的字样⁢都是⁠超过国内过滤效率95%(N95/kN95口罩)标准的医用口罩!可以用来来防护新型冠状病毒。

普通棉布/纱布/海绵口罩

棉布口罩(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普通棉布/纱布/海绵口罩更多是推荐用来防尘保暖,不推荐用来做传染病防护。首先不防水,飞沫掉落到口罩面上会被吸收造成渗透,然后该类口罩仅能阻隔大颗粒的灰尘,可用于平常的清洁工作,用来防护类似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效果不佳,防护效能低下。


活性炭口罩

一般的活性碳口罩中的活性碳主要是用来防毒,除臭,对防护病毒等细微颗粒没有很好效果。 所以不推荐用来做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防护。但有部分市面上的口罩,在满足医用外科口罩YY0469一2011标准甚至GB 2626-2006 KN95标准的前提下,加上一层活性炭层,这样的口罩都是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护呼吸道传染病的效果。但购买的时候务必确定其是符合相关国家医用外科口罩和KN9x系列口罩标准的。

PM2.5防霾口罩

PM2.5是指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而病原体,飞沫等的直径远小于2.5微米,所以普通的PM2.5防霾口罩过滤病原体,飞沫等的效果不佳。不被推荐用来做呼吸道传染病防护。不过主要还是看口罩的执行标准,如果标称是防霾口罩,但是执行标准是满足医用外科口罩YY0469一2011标准甚至GB 2626-2006 KN95标准的,那也可以用来做传染病防护。


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

GB/T32160-2016标准口罩

市面上还有一种是满足GB/T32160-2016的口罩,这种口罩还会分为A,B,C等防护等级。外观和医用外科口罩很类似。

我在国家标准全文系统上查询该标准,该标准是推荐性国家标准,防护级别要求如下,

GB/T32160-2016防护等级文本

可以看出本标准相比N/KN类别 的口罩增加了对油性颗粒的拦截的性能指标。从标准文本看到,如果符合该标准的口罩达到A级(>=90%)防护级别时,那么它对油性非油性悬浮颗粒过滤效率至少要95%以上,而防护级别为B,C,D的产品,它对油性非油性悬浮颗粒过滤效率至少要达到90%。

看过滤效率似乎达到了N95/KN95的级别,光看这个还不够,还得看过滤的测试检验标准,

GB/T32160-2016检验测试系统文本(1) GB/T32160-2016检验测试系统文本(2) GB2626-2006检验测试系统文本

GB/T32160-2016的检验指标和KN95的GB2626-2006检验指标对比,发现除了在测试颗粒物浓度指标上有所,一个是200 mg/m^3以下,一个是30 mg/m^3以下,除此之外几乎没区别,而且这个测试指标还是包含关系,如果采用20 mg/m^3 浓度颗粒物来测试是可以满足两个标准的,所以这个指标也看不出来两者效果。

我们继续看两份标准,发现最大的区别就是,KN95的GB2626-2006标准对口罩的方方面面做了详细,包括气密性,可燃性等等大量的指标,而GB/T32160-2016标准则比较简略,对气密性等都未做说明。

基于此,我认为满足GB/T32160-2016标准,且防护等级是A级的口罩具备一定的防护效果,普通民众可以用来做防护。但介于气密性等远不如KN95级别的口罩,所以防护效果基本可以肯定没有KN95的效果好。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建议大家还是购买官方推荐的N95/KN95或者医用外科口罩。


总结一下

按照防护能力进行排行,N100/KN100 > N99/KN99/FFP3 > N95/KN95/FFP2/P2 > N90/KN90/FFP1 > (可能还有GB/T32160-2016标准的口罩) > 医用外科口罩 > 医用口罩 > PM2.5口罩,棉纱口罩,活性炭口罩

用于防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口罩目前官方推荐的只有医用外科口罩和N95级别口罩。

疫情非严重疫区普通民众只需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满足防护需求,

疫情严重疫区的普通民众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工业级N95/KN95级别及以上口罩进行防护。

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必须佩戴N95/KN95级别及以上防护口罩进行防护,在有创外科操作环境下的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医用型N95/KN95级别及以上防护口罩进行防护。

普通民众在购买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的口罩时,在口罩无假冒伪劣,无重复使用的前提下,务必认准口罩包装上明确的“N95”, “KN95”, “医用外科口罩”等字样,最好核实一下口罩的生产检验执行标准是否是GB 2626-2006(KN95)GB19083-2010(医用型KN95)YY0469一2011(医用外科口罩)这三者之一,或者是美标N95,欧盟标准FFP2,澳洲标准P2及以上级别的国外口罩,均可用来做新冠状病毒及相关呼吸道传染病防护。

当无法购买获得上述几种标准的口罩时,佩戴其它口罩也有可能阻挡部分飞沫传播病毒,但效果不佳,只有说聊胜于无。这种情况下还是尽量呆在家里,不出门接触外界人群。


注意事项

婴儿,儿童等佩戴口罩要选择相应儿童口罩,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N95/KN95,相同级别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呼吸阻力会较大,造成二氧化碳聚集,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病人佩戴可能有风险。无相关基础病人佩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4小时摘下休息一下。

我们选择了正确的口罩,同时也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正确地佩戴,并且尽量使口罩四周与脸部贴合,以达到最大的防护效果。

使用完口罩,用手提着耳带将口罩摘下来,尽量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外侧,将口罩折叠起来,将口罩外侧包裹在其中,随后将口罩放进密封袋装好,没有密封袋塑料袋也可,最后投放到垃圾桶中。为了减少病菌污染的可能,最好在折叠之前用酒精喷洒一下口罩两面再丢到一个密封袋中丢弃到指定垃圾桶,处理完后记住立刻洗手。 对于近期网上的担心口罩被不法商贩回收第二次利用,可以往口罩上淋些墨水来避免。


其它一些疑问

带呼气阀的口罩能够做防护吗?与不带呼气阀的口罩有什么区别?

对于同一级别的口罩,在对佩戴者而言防护效能上,只要呼气阀质量合格带呼气阀和不带呼气阀的口罩没有区别。呼气阀主要作用是可以降低呼气阻力,同时使水汽散发出去,减少水汽堆积,佩戴体验感更好。

但是呼气阀在呼气时是将呼出的气体不经过滤排放放到口罩外,所以如果患者使用了,会将带有病菌的呼出气体直接排放到空间中,对其他人构成感染风险。所以,带有呼气阀的口罩只适合给健康的人员佩戴使用,不建议给有已感染风险的人员使用。

目前,由于口罩需求量大,可能有部分带气阀口罩由于赶工,造成气阀质量上不达标,造成口罩外空气直接通过气阀未经过滤进入到口罩内部,起不到防护的作用。所以保险起见,在能选择的前提下建议佩戴不带呼气阀的口罩。

N95/KN95,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寿命是多少?能否重复使用?

一般来说,建议4小时左右对口罩进行更换,并且不能再重复使用,其实具体时间并没有明确定论。但目前特殊时期,口罩紧缺,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实在是有点浪费。

以下建议仅对普通公众,

如果口罩呼吸阻力没有明显增加,没有破损,确定没有被污染物喷溅,而且未在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没有近距离与疑似或确诊感染者接触,那么可以适当放宽1-3天进行一次更换。有文献表示,N95级别口罩在使用2天后过滤效能仍然能达到95%。

有些人想要对口罩进行清洗消毒等,建议是不要用水,洗涤液等进行清洗,也不要用酒精进行喷洒,会对口罩过滤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口罩摘下来在通风处悬挂一段时间即可。切忌不要采用高温和蒸煮的方式进行口罩消毒。

3M口罩是什么?

3M口罩不是一种标准,是一个牌子。他生产各式各样的口罩,并不是所有的3M口罩都能达到N95/KN95级别。 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选购3M口罩时可以购买标注有"N95","N90","KN95","KN90"以及满足GB2626-2006或者GB19083-2010标准的产品。

本文只是科普口罩相关知识,并非全面讲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防护。佩戴口罩只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一条途径,不是唯一途径。


参考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四版)http://www.satcm.gov.cn/d/file/p/2020/01-28/da8afdf9e3ec31f0f915ea80aee329b3.pdf##7a9309111267475a99d4306962c8bf78.pdf##276.95 KB

2. N95呼吸器和口罩 https://blogs.cdc.gov/niosh-science-blog/2009/10/14/n95/

3. 蔡秉燚,口罩认知与SARS防护,2003,21:25-27

4.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T32610-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相关文章

  • 战“疫”,防御是最好的进攻,全面科普口罩知识,不了解怎么能保护好

    ​自2019年12月8日在湖北武汉发现首例患者,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在中国大...

  • 第三次世界大战

    作者李军 以前打仗叫战役, 这次打仗叫战疫; 以前进攻先吹号, 这次进攻先吹哨; 以前战斗靠枪炮, 这次战斗靠口罩...

  •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当我开始在简书每天写文章的同时,每晚会花费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今天的感受,其中这两天感触最后的一点就是,主动发...

  •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一贯低调的大陆不得不出头露面,实是被逼无夸! 一是已经成为大象了,无法继续躲在兔子后边了;二是人家已打上门了,不得...

  • 游击战和侧翼战

    《商战》这本书,将商场形容为战场。 而书里面讲到了这种进攻模式,分别是进攻战,防御战,侧翼战和游击战。 其中,进攻...

  • 营销战学习心得

    商业战争分为几种形式: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游击战。 防御战:是一家在行业内龙头地位,无人撼动。其市场份额很大,...

  • 防御战一化被动为主动

    毛泽东说:防御战本来容易陷入被动地位,防御战大不如进攻战之能充分发挥主动权。单纯靠防御是不能长久的,只是时间问题。...

  • 《毛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4)

    第四章 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4.1 防御和进攻,持久...

  • 2019.4.12

    任正非说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进攻自己,颠覆自己、逼自己改进,从而产生更大优势。

  • 2020年1月复盘|战疫进行时

    关键词:正确判断、快速响应 1.健康: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是对战疫的最好支持 战疫进行时:1月23日注意到疫情,1月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疫”,防御是最好的进攻,全面科普口罩知识,不了解怎么能保护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ev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