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完成佛教的读书会。
为什么参加这样的活动呢?我最近看了一些哲学的书,特别是关于中国哲学的,它其实是深受佛教(中国化)的一些思想的影响。 所以,就想这方面深入了解一下,以便更好的理解中国的哲学各种思潮。
但是读书会上,聊天中发现好多人来此学习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我陷入了思考。
当今社会,在功利主义的盛行的时代,似乎一切活动都要和“有用”和“无用”来挂钩,哪怕是“精神追求”,也应当是“有用”的。比如,佛经,(如最近比较红的佛媛),也算是现在很多人混高端社交圈的主要“精神话题”之一。所以,很多人来学习佛经,是因为这是为某种精英身份的准入装备,可以作为文化资本,扩展交际圈,和自己想结交的人有点共同语言,而不是自己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
这其实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逆转:并不是温饱之后就转向自我实现的精神追求,而是相反,他们乍看上去的精神追求,最终也还是为了有助于他们获得物质意义上的更成功。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学霸,也许非常聪明,但读书的目的性太强。个别极端的,甚至做的所有事情都好像是为了刷简历,“你没法感受到他们对哪些问题有研究的热情”,只是因为这样可以积累文化资本,升入更好的学校。
这样的情形,几乎每个经历过考试的中国人都不陌生:我们拼命记诵那些可能会考的内容,并不是因为喜欢它们,只是想得到高分——或更确切地说,高分背后的那个机会。
如果不能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便是被家长禁止的“闲书”。很多父母让子女去学钢琴、芭蕾、美术,本意也是希望这能作为才艺特长有点加分,“没想到这孩子真的喜欢上了,读正课的时间都耽误了!
这就可以理解这种“有用的精神追求”了:精神话题最终也是为了社交需求,在一个以人事关系为中心的社会中,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可能是提升自己社会的不二法门。这意味着,在这样的思维取向中,终极目标是更高的社会地位,因为只有这样才是最终的“自我实现”。
那么,为了自己喜欢,为了自己的兴趣,去读一些无用的书,干一些很傻的事儿,就变得非常不切实际了,而被这个功利的社会淘汰了?
其实不然。
哪怕就从“功利”的角度上来讲,这种有用和无用论,也是对长期和近期的收益的认知误区。这些“无用的书”,无用的精神追求,其实才是我们人类的真正的“神性”活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多非创造性的活动,人类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AI,被替代仅仅是一个时间和成本问题。反而,最终,我们身上人性化的那些东西,不仅更重要,还是我们与机器相比的竞争力所在。这些原创性,变革性的创新,来自的一定是的这些看似无用的底层认知,甚至可以跨学科、跨界的启发和创造。因为只有发自内心有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人们才会“无中生有儿,才会把创造视为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机器无法理解的,“也许〞无法超越。
再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恰恰说明了,我们还也没有对于人生的意义进行更深度思考和反思,缺乏对于自由的关注。
要记得,我们应该永远把人当成目的而非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