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的歌真的很好听,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人。还没到不惑之年却早已被他圈粉。他的歌词总是表达的无比准确,对号入座后难免让感性的人思绪万千。当然,我今天不是来安利这位大哥的,哈哈。
今早醒来单曲循环李宗盛的《新写的旧歌》,关于父与子,歌词句句戳心口,正应今天的父亲节。当我听到这一句“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多少有些心酸。
普世价值观:父女之间多是温柔,父子之间却很微妙,教科书里面讲述的也多是父子,还记得上学的时候课本上描述过这么一段话:
十岁的儿子:父亲简直就是整个的世界,他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二十岁的儿子:父亲好像有时候也并不总是正确的。
三十岁的儿子:父亲是个老糊涂,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整天唠叨烦死了。
四十岁的儿子:父亲当年的话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五十岁的儿子:父亲走了,再也不能听到老人家的教诲了。
六十岁的儿子:父亲简直就是一个神仙,他预言了一切,要是我早按他老人家的话做,现在的结果一定会更好。
跟李宗盛表达的感情,多少有点儿异曲同工之处。
作为女生,我不懂男孩和父亲之间的那种微妙,俗话说:穷养儿子富养女,父亲对儿子多是严厉。我见过那些父子像兄弟一样、像朋友一样,也目睹过父子之间仇恨似海、终日不肯和解,儿子鄙视父亲、痛恨原生家庭,但更多看到的是他们之间的若即若离,有爱在心口难开。
对于父子,更多的印象来源于爸爸和弟弟,他们之间时而能像好朋友一样坐下来好好谈谈,时而激烈地争吵,一个比一个倔强。爸爸壮年之时撞上弟弟叛逆期,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甚至大打出手,两个男人都想证明自己,一个是想强调家长的权威,一个是却想展示自己的翅膀,都不肯示弱。最终一个频繁离家出走,一个暴跳怒雷怒吼“永远不要回来”,但是最微妙的却是最后的无声和解,不需要握手言和,谁也不肯再提往事,大抵还是因为血缘。转眼间爸爸到了五十多岁的年纪,不再像当年一样冲动,年岁让他多了些妥协,弟弟也跨进二十岁大门,日渐成熟,开始懂得生活的不易。尽管这样,他们之间还是有新的矛盾,但是都在努力经营这段关系。
我和爸爸之间的关系更为平和,也许是因为我很听话,至少他不知道我的叛逆,觉得我让他省了不少心。爸爸有时候会比妈妈更关心我的衣食住行,总以为我在外面吃不到肉、回家必须要吃肉,觉得我穿的丑、看不懂我走的是简约路线。他一直以为我会出人头地,但是我现在还向他索取。不过他最不肯接受的还是我没有嫁出去这个事实,不过我会努力的(哈哈)。
歌颂父亲的很少,但是这个世界要求父亲必须“伟大”,因为爸爸的这个身份意味着责任、爱、付出,不过年龄带来的生活的重担、见识和眼光的局限让很多爸爸无法达到这个社会或者是孩子对他们的要求,这中间夹杂着许许多多难以名状的无奈。我不知道当父母是什么感觉,但是如果想做好,这应该是这世上最难的工作了吧。就算有一天为人父母,也终究不能对当年父母所处场景感同身受。
想到《请回答1988》中爸爸对女儿说:“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把爸爸当成一个平凡的人吧,再重新耐心地了解一下他,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必须认清一个现实,你在成长,父母在变老,这之间有永远不能跨越的时间鸿沟,当你已足够成熟理智之时,父母已不能像当年健壮清醒,如果能多做一些,那就少点儿遗憾,
今天是父亲节,祝愿爸爸们平安喜乐,身体健康。
太多的情绪表达不出来,歌词很好,好好听下这首歌,也许会有领悟。
妈妈不要吃醋,我也爱你爱的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