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升学季日渐临近,升学相关各类信息密集轰炸,升学的味道越来越醇,做一个小小的观察记录。
我昨晚整理了小升初家庭分享版PPT,今天晚饭前,全家人开了第一次碰头会。我和爸爸都曾在初中时上过本地非常不好的学校,但是也都在初中阶段完成了突围,进入到本地最好的高中。所以,在姐姐上初中这件事情上,我和爸爸的意见很一致,不管姐姐进入哪所初中,要实现中高考远期目标,都得靠孩子自己的努力。虽然理智上有这样的客观认识,但是由于姐姐现在面临的选择有点多,我们还是希望在离家近的前提下,姐姐能上到一个相对好点的初中。今天跟几位初中孩子的家长也通了电话,请教一下关于志愿填报的注意点,也获取到一些很好的反馈。很快就要填报志愿,下周我们全家还会再讨论几次,要在周末前确定志愿填报。
这个周末西城和海淀有多所高中组织了校园开放日,虽然是面向新高一学生的开放日活动,但是小升初群里的家长们也都很积极地参与,有不少家长去了学校现场。一是到现场感受一下真实的校园环境,有些家长还去食堂体验了午餐。二到现场找机会投递小升初简历,家长们希望抓住任何一点有希望的机会。
本周我还看了一些学校关于高中招生的信息,像四中这样的牛校都招收一部分特长生,包括科技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我重点去看了艺术特长生,主要是招收音乐艺术特长的学生。没有记住招具体专业,反正没有姐姐擅长的美术和古筝。我有点点失望,但是很快进行了心理建设。
从幼儿园开始,我培养孩子的特长是以升学为导向吗?不是,我们想的是给孩子养成一个兴趣爱好,孩子长大后人生丰富有趣。
姐妹学画画,只是因为她们从小喜欢画,画画能让她们感觉到心情愉悦,让她们很有成就感。姐姐学古筝,只是想让姐姐培养音乐方面的一个爱好,慢慢坚持下来,她也取得一些成绩,也能自娱自乐地弹奏一些曲子,我觉得这就挺好了。
妹妹学习小提琴,学了三年后放弃了,我不想放弃的,但是练琴让妹妹太痛苦了,妹妹实在不想练琴,从心底里抵触这件事。当这件事情带给她的只有痛苦的时候,这与我们当初的培养目标相悖,坚持的意义不大。
所以,孩子的兴趣特长与升学的关系,我们要想清楚。结合孩子的真正兴趣和天赋去培养特长,还是以升学为目标去培养特长,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我们选择了前者。如果孩子的兴趣特长有助于她们的升学,那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辅助升学,也不必有什么失望。想清楚这点,我也就不纠结。
下星期继续考虑小升初志愿填报。
#365写作挑战Day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