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匆匆,白露披着微凉而来,炎热正在悄悄褪去。过去的种种悲欢离合,就像夏日的时光一般,都将一去不复返。
一个人若想抓住幸福,贵在自己醒悟。来去随缘,不断成长,方能遇到更好的自己。人生如白露,没有白走的路。
有一位非凡的歌者曾说:人一生中,每一个经历过的城市都是相通的,每一个努力过的脚印都是相连的。一个人若是肯努力,时间必会送一个精彩的自己。
有一位老奶奶,不远万里来到了月亮山卖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喜欢上了导游这份工作。在五十三岁时,放弃了家里的几亩地,专心做起了导游。
因不懂外语的发音和语法,起初,只能用最老土的方法死记游客口中的每个单词。如若实在记不住,就用中文套起来念。
每天晚上睡前和早上醒来时,都会反复记忆,日复一日地坚持。渐渐地,老奶奶的口语愈来愈来流利。经过二十多年的坚持,虽然她年过古稀,却学会了十一门语言。最终在岁月的沉淀下,老奶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导游。
一个人不能总活在温室里。与其奢求安逸,不如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要知道未来不是等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脚丈量出来的。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一切的无心插柳,其实都是水到渠成。人生没有白过的坎,没有白走的路,所跨出去的每一步都算数。
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没有无用的经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心中有光,坚持到底,未来便会鹏程万里,无限可期。
苦难是渡,而不是劫,一位伟大的诗人有云:“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苦难,成就卓越,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
在余华的《兄弟》中有这样的故事:李光头是刘镇远近闻名的小混混。父母逝世后,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因偷窥败坏了名声,到了上班的年龄,却没有厂子收留。
幸好有民政局陶局长的帮忙,成为了福利厂的工人。然而,好景不长,李光头辞了职,想自己创业当老板。后来,拿着集来的资金,跑到上海招揽业务。
一笔业务都未谈成,还亏得血本无归。不仅被五个合伙人暴揍,还见一次打一次李光头饥一顿饱一顿,时不时,还需要接济。为了打发时间,就捡一些易拉罐、矿泉水瓶、报纸等废品。
却没想到破烂生意越来越好,开起了废品收购站,分门别类卖往全国。最终,李光头的生意风生水起,一跃成为了刘镇的首富。
人生曲折和苦难乃是常态。有人生来体弱多病,常常疾病缠身;有人事业屡遭挫折,生活过得一塌糊涂。行走在世间,总有起起落落,总会遭遇数不清的烂人破事。
无苦,就不是人生;无难,便不会有次第花开。只知一味的逃避和退缩,注定会毫无建树,百事无成。
万事万物,凡是磨难,都是来渡自己的,而不是摧毁自己的。懂得在苦难中,逆流而上,终有一日会苦尽甘来,赢得属于自己的鲜花和掌声。
别怕,别慌,该来的都在路上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过去的都会过去,该来的都在路上,一切都是刚刚好。”有一个年轻人,做事总是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一日,他所在的公司资金链断掉,陷入了危机。
所有的同事听闻此事,几乎都心不在焉,四处打听公司能否渡过难关。正在他们火急火燎,想要为自己另谋出路之时,年轻人却稳如泰山。
自始至终本本分分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有人问他:“公司都出了大事,能否守住自己的工作都要另说,你怎么还有心情做这些事,一点也不着急吗?”
年轻人淡定地回答道:“着急有何用,倒不如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后来,公司筹集到了资金,成功化解了危机。而年轻人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最终,年轻人被破格提拔,升职加薪,成为了公司人人艳羡的对象。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总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愁。
但往往所有的故事,到最后都会有一个答案。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因自己的急躁有所改变。无需过度忧虑,不必过于纠结。该来的总会来,该躲的躲不掉,该走的也无法挽留。
是自己的,始终都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也强求不来。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行,也许不经意间,最好的就会出现在下一个转弯。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场醒悟,不要昨天,不要明天,只要今天。”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困于昨天和明天之中。
总是对昨天充满懊悔,对未来充满焦虑,让人生变得寡淡无趣,郁郁而终。常言道:“一个人也许无法把控未来,但却可以把控自己。”
白露时节,寒来暑往,既是告别,也是相遇。不执着于过去,不畏惧将来。立足当下,深耕自己,便能从容不迫,笑对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41139/ce670d234cf4f7a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