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孩子小学怎样怎样,他以前成绩很好的。又或者说,我孩子本来刚开始的时候成绩都很好,不知道突然间为什么他就这样了。
同时我也经常会听到初中的学生说,我小学多厉害多厉害,就是我初中没有努力,要不我肯定比他好。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这类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说出现这事情的背景——如果家长或者孩子自己会这么说道,其实往往孩子现阶段的学习不算特别突出,甚至可能是靠后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孩子一如既往的优秀,他们是不会去说过去,说的会变成现在。
佛学讲究因果,事情的发展一定会产生对应的结果。如果结果没到,则说明过程一定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接下来来探究探究,为什么会出现曾经很优秀的问题。
先来套用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学习上“不变是相对的,变却是绝对的”。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从小学到初中,孩子的学习方式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转变。小学重结果,初中重过程。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只要结果能够正确就可以了,考试给分往往是按结果给分。而初中的学习是重结果的,每一个结果都必须要有对应的逻辑步骤,要做到有理有据。很多孩子一到初中,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转变,秉着当年只要结果正确,就万事大吉的态度去面对学习,所以导致了学习开始脱节。等到自己发觉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落后很多了。这是第一个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时间安排的变化。小学学习,主要的科目无非是语数外三个科目。但是到了初中,孩子们的学习一下多了政治历史,生物地理和体育五门将要考察的科目。所以很多孩子,在面对如此众多的科目上一下慌了手脚,不知先做哪个,后做哪个。导致出现类似于偏科,或者说精力不够等问题。这是时间安排出现的问题。
第三个变化,是环境的变化。在上了初中之后,很多家长都做了一件在我看来不是很合适的事——给孩子配备了手机,并且对手机没有足够的管控。手机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幸幸苦苦,终于考上了一个好的中学。孩子是很优秀,是很棒。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控力完全不够。所以初中开始,他们浪费了大量时间在手机上,可是却还美曰其名说是在查资料,实际却是无端地消磨浪费时间。到了初中,确实很多中学生都有了手机,有了一个通过科技看到世界的机会。但是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家长来监管,否则手机只是成了浪费时间的东西。
分割线。。。。。本文词不达意,论述不准确,思考解释程度不够。先停笔完成,明日修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