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班49号丑老丫

专家说写作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经常写文的人,有时一件事、一本书、一篇文或者一部剧一个人物,甚至一种观点就能带来灵感,激起写作的欲望,然后扬扬洒洒的写下一篇文章,我想这就是丹尼老师讲的选题或素材吧。
丹尼老师讲的很细致很到位,不管是常规、热点选题,还是系列选题,我不想简单的总结,我想用文章用事例说话。
怎么才能让作品爆发,这就看选题的事件和人物了。有位老师说好文章是自带光芒和流量的,名人效应就是最好的例证。
最近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老先生去世了,仿佛一夜间袁老先生的生平事迹刷爆网络,从中我也了解到不少袁老先生的事迹,虽说以前也知道一点,但不太祥细,作为一名草根写手,如果写袁老先生的事迹,我想可以从生平家世、职业事迹、教育传承、学术研究,爱好兴趣等几方面展开写,写事例写感悟。
爱写作的人观察事物有着敏感的一面,不管节假日还是出游、活动、事件等都能写出一些感悟,这与平时的阅读积累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再搜索查阅相关内容典故等,很容易就能写出一篇新闻报道或信息,如果再趁上新闻事件的列车,搭上媒体的快车,那流量也会曾曾上涨,当然有些事有地域限制,有些事是大众评说。
去年秋天我参加了一次几百人的徒步活动,写了一篇游记,被朋友圈转发了无数次,点击率很高,这就是地域带来的流量,人们转发分享是因为这是热门的事,有参与的,有熟悉的人,可出了本县地域就没那么高的点击率了。
五年前江西卫视《金牌调解》开播五周年庆典,我用一篇感悟小文敲开了《金牌调解》的大门,跨省上镜,又借着电视热播微信群转发,被人们热议了好一阵子,记得一位不认识的女士上药店买药时碰上我,出去后又折返回来对我说:“我在电视上看见你了,上了江西卫视”,可见这也算身边新闻,大众热议事件。
前年春天我随群友去《陕西民歌博物馆》参观游玩,那种场境、那种风貌、那种黄土艺术深深的震撼了我,回来后我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几篇文,这算不算系列报导。
至于选题要素,我想它会在文章中随意的体现出来的,什么热点、名人、知识、兴趣、趣闻等,这就是我对丹尼老师讲的选题课后的感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