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判断力思维》| 什么是判断力

《判断力思维》| 什么是判断力

作者: oniahi | 来源:发表于2023-09-03 16:27 被阅读0次

有句流行的话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道理其实很简单,盲目的努力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做对一件事比努力的做错十件事更重要

但是,做选择这件事本质上是依靠的判断力,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我们真的能做出妥善的判断吗?在如何做判断这件事上,从来都没有人来教过我们,可能大部分人都是依赖以往的经验或者是参考别人的行为来做选择,而别人的选择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作者鸟原隆志提出了“该怎么做才能营造出容易做判断的状况”,并提出了做判断时的具体步骤流程,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判断力

“不论你是多么博学多闻,经验有多么丰富,或有多么努力向上,若是不懂得判断,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鸟原隆志

# 什么是判断力
鸟原隆志 对什么是判断力给出了以下定义:
  • 能明确做出判断

  • 能在适当的时间点做出判断

  • 高准确性的判断

  • 能以中长期的长远眼光纵观整体再做判断

  • 能够在判断时享受其中乐趣

# 判断的两面性
  • 正面判断:是指自己想得到什么

    比如:工作中由于工作太疲惫,想请年假去旅行得到放松

  • 负面判断:是指自己想逃避什么

    比如:工作中出了差错由于不想挨骂而选择隐瞒

当人们的正面判断高于负面判断时,会选择去做某事;而当负面判断高于正面判断时,人们会选择不去做某事或者逃避去做某事。习惯性的往逃避、讨厌某个事物的方向做判断,只会停在原地,并不会让现状变好

为什么人们会避免做判断?

原因在于“害怕失败”。倘若在工作上做出错误的判断,会害自己被扣分,那么在判断时当然要谨慎。可是,就算谨慎做出判断,也无法保证一定可以得到好结果

# 判断的错误习惯:
1)立刻做决定: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仍急着立刻做出判断

这种情况会出于两种原因:

  • 过于高估自己的判断力
  • 不追求判断依据,以“直觉”、“命运”为理由
2)迟迟不做决定:花太多时间做判断而最终错过时机

这种情况也有两种原因:

  • 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不断审视过度寻求佐证
  • 追求完美的判断
3)逃避责任型

还有一种错误习惯是出于负面判断的逃避做选择:

  • 认为做判断浪费时间而选择“算了,就这样吧”
  • 不想承担判断失误的后果而逃避判断
判断工具
# 五秒法则
【五秒法则】:下国际象棋时,要求必须在五秒内走下一步棋的玩法,以及慢慢思考三十分钟无所谓的玩法,两者的下一步棋有百分之八十六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当积累出经验后,五秒内想出答案和花三十分钟想出的答案是如出一辙的

不管做什么决策,虽然不同的人所掌握的信息密度不一样,但即使了解的再多,都无法掌握到所有的信息

所以,在当下所知的有限信息下做出“就这么办”的决定,就是所谓的“判断”
# PDCA模型
【PDCA】为Plan,Do,Check,Act的简称,由美国学者 爱德华兹·戴明 提出,被称为质量管理循环。PDCA指针对质量工作按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的步骤来进行,以确保质量持续改善

依据判断来拟订、执行计划,再查核执行结果,最后采取行动。只要让PDCA模型不断循环,就能做出好判断

所以,并不是思考时间越久,就越能做出好判断

思考有两种时机:“思考到最后一刻”和“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思考”

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在最后一刻才开始思考做出的判断会比在匆忙之下做出的判断更容易产生失误

更好的办法是接二连三的思考并做出判断。即使离最终决策时间节点还很长,也可以先做出“暂定的判断”,先思考要怎么做

对于重要的判断,就需要取得佐证、寻求是否有其他选项,或是确认局势有无变化。为的是能持续提升判断的准确度

image.png
七大判断盲盒
由于团队领导者的判断可大致分为七种类型,这称为“七大判断盒”
  • 认可和否决

    这属于在决定之际,要做出接不接受的判断。是在“可以做出明确决定”时所使用的判断

  • 保留

    这属于为了提升判断的准确度,所以选择“晚一些时候再做出决定”的判断。不过,如果此时没有切实进行信息搜集和评估等动作,就会变成纯粹是在“拖延”

    另外,因为把判断期限往后延,将会产生风险,所以保留紧急性高的判断,反而有可能会降低判断的质量

  • 延期

    这属于在尚未定期限的状况下,请求延后期限的判断

    这时若是被允许可以延后期限,就能够采取搜集信息或进行评估等动作。当然,必须考虑到有可能无法延期,所以也要事先想好无法延期时该如何做出判断

  • 有附加条件的核准

    这是指只要达成某种条件就给予接受的判断

    此时的重点在于给予明确条件,好比说“经费若低于十万日元就予以核准”等等。这是在“状况有可能改变,或自身无法立刻做出判断”时所使用的

  • 委任

    当有比自己更适合做判断的人选时,托付给其他人去做判断

    举例来说,有些状况会把判断委托给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而托付部属做判断也属于委任的例子之一。委任的重点在于不可以“撒手不管”,后续追踪掌握的动作也很重要

  • 忽视

    这属于不做判断的判断

    举例来说,当必须做出重大判断时,下意识地刻意忽视,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判断。当部属寻求建议时,基于训练部属的想法而刻意忽视,也属于“忽视”的判断


当不做判断的人日趋增多,懂得做出判断的人的存在就十分珍贵,且越来越有价值

相关文章

  • 解读《纳瓦尔宝典》(2)

    什么是判断力? 判断力就是用智慧解决外部问题的能力。我理解,判断力就是选择能力,好比站在十字路口,选择走哪条路比快...

  • 如何增强判断力

    生活,处处有判断,如何提高判断力? 思维,重中之重。 判断力提升,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非短期能养成习惯。 一...

  • 2020-9-17 听书备忘

    判断力批判 要点是在判断力上,审美判断力只是一方面,还有目的论判断力。 主要目的是要弥合现象世界的必然与精神世界的...

  • 爱敏1226拆书训练营第十一次(志敏组)作业 -----判断力

    R: I:这个片断是讲判断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判断力的重要性:掌握判断力可以一下看清事物的本质,进而做...

  • 《启示录》读书笔记

    产品经理 做什么?=判断力 怎么做?=解决问题能力 【判断力】判断产品机会的十个问题: 产品价值:产品要解决什么问...

  • 如何构建一个助你决策的认知体系?

    001 什么是认知? 是一种价值判断力。 1.认知vs.技能 认知是思维的底层逻辑,是对事物的价值判断,解决...

  • 判断力比学问更重要

    判断力是人对现实做出什么样的态度,和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的决定因素。判断力是通过选择和抉择的形式将其价值观付诸在...

  • 你应该知道的职场软素质-第六篇

    软素质:判断力 判断力,这个可能谈及的比较少,何为判断力?面对一件事能够判断出收益如何,对错,非主观臆断做选...

  • 没有判断力,你就学不到任何东西。2018-07-30

    没有判断力,你就学不到任何东西。 一个人没有判断力的话,即使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由于自身判断力的缺失,就是无法知道...

  • 判断力的3个段位,内含提高方法

    判断力是什么?可以理解为分析决策和做结论的能力。判断的背后是我们的观点、态度和接下来的行为。 但你相信吗?判断力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判断力思维》| 什么是判断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mg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