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大题
《人民的名义》 的几个突破

《人民的名义》 的几个突破

作者: 春秋老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15:16 被阅读1017次

    文/李纪闻

           到今天为止,《人民的名义》已经全部播完了,观众似乎有点“余音绕梁”之感,眼前经常会晃动着剧中一些人物活动的镜影。

           追看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犹如冬天吃火锅、夏天吃冰淇淋,越吃越有味,越吃越想吃,其够威够辣、够冰够谅、够鲜够嫰、够欢够畅……都会令人眼目一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人民的名义》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反腐大剧。在我国,反腐剧拍得不少,公映的也不少,但象《人民的名义》这样让人铭记于心,这样让人牵肠挂肚地追看的,只有这部大剧。《人民的名义》的播出引起的举国关注,已经成为我国影视界的“人民的名义现象”了,无论是专业的影评人员,还是业务的影评人员都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对“人民的名义现象”进行评论一番,一吐为快。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会受到全国人民这样强烈地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有几个突破:

           突破一、反腐尺度的突破。我国的反腐影视剧,从建国就开始有了,但剧中反映的腐败问题几乎都是点到为止,有些官员的腐败问题还会归咎到剧中的“敌人”,总体呈现给观众的政府和官员的形象绝对对“高、大、上”的,是廉洁奉公的,是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似乎党员和官员人个个都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也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

           《人民的名义》则不同,它真实地再现了当前的社会现状,无论是政府形象的塑造,还是官员形象的刻画,都保留了原生态的特色,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对于当前的腐败问题和社会矛盾毫不避讳,充分展现,人们看这样的电视剧,不但感觉真实,而且感觉到十分解气。比起那些表现腐败和社会矛盾问题时处处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表现形式的影视剧,更让人感觉到了艺术的力量。

           《人民的名义》在反腐尺度上的突破,不但让广大的人民有了影视艺术距离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接近过的感觉,而且让广大的观众第一次领略到了影视艺术的真正的社会属性所产生的力量。

           突破二、语言的突破。

         《人民的名义》中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真实和生活化。它一扫以往同类影视剧中人物语言,要么慷慨激昂,要么周全无瑕疵的表现手法,人物语言十分个性化和生活化,听《人民的名义》中人物语言,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例如:

           “我们都以自以为是的方式爱对方,都自以为是地认为给了对方幸福,却从来没有问问对方要的幸福是什么”

      “ 你爱信不信,小官巨贪”

           “ 你还有拒贿行为呢,真让人意外”

           “你看现在满大街都是鬼,干嘛非得咱们爷俩儿做人呢”

           “ 毛主席说过呀,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我看现在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咱们这些干部得好好地管管了,你再不管咱们党就完了,国家就毁了”

           “这腐败就像癌细胞似儿的,一点一点的侵蚀社会的机体,让私欲膨胀,理想缺失,正义缺位”

           “坦率地说我们一些干部,其素质已经远低于一般国民的素质了”

           “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利”

           “有些人总喜欢说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实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我们就是从娘胎里来,再到坟墓里边去”

           “我真的想腐蚀你革命干部,我靠的是票子、房子和女子总有一样能打动你,对吧!”

           …… ……

           象这样的人物语言,在以往的影视剧中是绝对不会出现了,当然,就是出现了,审查也最后是过不了关的,似乎人物的这些原生态的语言无法表现出官员为人民服务的特质似的,只有那些在老百姓看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语言才能够表现出官员的高大形象。其实,正因为《人民的名义》的人物语言十分地真实和接“地气”,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欢和追捧。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语言也是心灵的窗户,心灵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使我们可以从语言了解甚至于洞察说话者的真实思想。但语言是可以修饰的,经过精心修饰过的语言,会让听者感觉到“假”,写在影视作品中,就会让观众感觉到“大而空”,几十年来,在塑造领导干部形象时,大量使用“假、大、空”的语言,似乎领导干部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似乎只有使用了这样的语言,才会把领导干部的形象树起来,才会让我们的干群关系融洽起来……其实非也!当生活中的领导干部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情与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领导干部不一样时,人民心中“树”起来的干部形象就会瞬间崩塌,而且一旦崩塌,再要重新树立起来,就会很难很难,这就是若干年来,许许多多反映干部形象的影视剧的收视率始终高不起来的原因。《人民的名义》里的人物语言明显接“地气”得多,所以,人民很喜欢看,收视率也是空前地高涨,还没有播完,网络上的好评潮是一浪高于一浪,甚至于还有许多的观众自发地编辑了《人民的名义经典语言录》,可见,《人民的名义》这个反腐大剧首先就运用剧中人物接“地气”得语言征服了广大的观众,从而产生了名副其实的“围观效应”。

           突破三、人物形象的突破

           如果问及四十岁以上的人:我国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得到的回答一定是“高、大、全”,他们的语言、行态、做事风格、行事作风、对待国家对待人民的态度以及对待名利和财富等等方面,几乎是一样一样的,正面人物就没有常人普通人这样那样的缺点,一律的作风正派、大公无私、兢兢业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等,有时语言上也一定是张口闭口都不离“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人民”,不离“为人民服务”、“要对得起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这些“台词”几乎可以从很多部影视剧中看得到听得见,但事实如何呢?我们的正面人物尤其是我们的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哭也会闹也会撒泼等等,他们不可能永远是“灿烂的笑容”、“爽朗的笑声”、“愉快的脚步”……是人,就离不开人性,违背人性去塑造形象,可以得益于一时,但绝对得益不了一世,当人民无法从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导干部身上看不到那些刻意塑造的形象特质时,人民就会感觉到受“蒙蔽”甚至于还会产生受“骗”的感觉,形象崩塌了,最后连信仰都崩塌了,可谓是得不偿失。

           《人民的信仰》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基本上来源于生活并忠实于生活:从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反贪局长、公安厅长到大风厂的普普通通的工人、宿舍管理员或自由职业者,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一颦一笑、他们的生活起居以及他们的日常需求都的一样的,有着人类同样的基本需求,这就使得广大的观众眼前一亮,人们在看惯了经过仔细“包装”或有意“刻画”后的人物形象的千篇一律的情况下突然有了新的发现,人民的心里深处也有了一种宣传“风头”由“虚无缥缈”向着真实、自然和脚踏实地“转向”的感觉,广大观众的追看并纷纷发文赞赏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有一家民间调查公司对《人民的名义》收视率的调查,得出的结果竟然远远高于当年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首映的收视率,许多人情愿放弃手中的工作和聚会而坚持一集不漏地收看湖南卫视播映的《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反腐电视连续剧,在国内有这么高的收视率,受到广大观众这么强烈地追捧,是空前绝后的。《人民的名义》当属首屈一指。  

           当然,《人民的名义》如此强烈地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和追看,除了上面阐述的“几个突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剧中40多位老戏骨们精湛的演技,这些老戏骨们个个“身怀绝技”,对所扮演人物的形象刻画是“惟妙惟肖”,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和“分厘不差”,每个人物都被他们演“活”了,都接了“地气”,闭上眼睛,似乎都能够看到这些人物就在旁边,就生活在老百姓的中间。

           爱好文学的人都知道文学有一个基本理论,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影视剧作为一种直观的文学形式,剧中的人物表现是生活中存在的,是活生生的,有的剧中人物还有人物原型,可以相互映照的。至于高于生活,那就是一种概括和总结,有些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是综合了几个人物形象特质的,这样就是对人物形象的再创造。如果是在基于生活本质、尊重生活原生态的再创造,人物形象就会象《人民的名义》一样受观众欢迎和热爱,反之,就会失去文学本有的社会属性,而只留下了政治属性了。

           《人民的名义》是基于当前反腐现实的文学产物,也是我国尊重文学本有的社会属性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拍摄和公映,既表现了我国文学原生态的大转型,也标致着我国的政治生活开始出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民的名义》 的几个突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rp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