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日下午,送儿子去学校,来不及做饭,妻子订了外卖,三个菜,京酱肉丝带豆腐皮,宫褒鸡丁,土豆丝,两份米饭。
都是他爱吃的!
我很快吃完,儿子稍慢,吃完后要洗澡,学校没澡堂,常情。因要开车我躺下休息,告知他带上饭卡钱物,准备好后喊我,刚合眼,他告诉我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他忘报名了,赶紧起来和他一起登陆注册,网页打不开,让他去洗澡,我静等注册,无果,他洗完后,再填,仍不成功,遂放弃。
临出门,发现他没带饭卡、钱,嘱他带上,已临近一点。
做事无序,丢三拉四,一直是他的毛病。不知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这个毛病已似乎严重折射在学习上了,缺少规化和自察自纠自省,根本上还是有意注意力不够集中。这是小时候缺少锻炼,我们疏于照顾管教和有效引导的缘故。当时我俩忙于学校高中教学工作,缺少对他的陪伴和引导,深入思考和观察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啊!
近来,有研究发现,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在调查其父母的职业归类中,教师子女榜上有名,尤其是父母都是高中教师,细想来,在教育子女上,确实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
如今的高中教学不同往日,升学压力日趋加大,升学任务日趋严峻,学校管理日趋精细,竞争也日趋激烈,学生和教师的时间被填的更满,几乎到了被压榨和缩减到不能再少的地步。有些学校学生的吃饭时间被限制在15分钟,学生吃饭、上厕所必须一路小跑。师生都苦不堪言,那有什么生活的诗情画意,那有时间兼顾其他。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成功超越,就必须在前进的道路上奋起直追。
至于新出台的“双减”,那好像是义务教育的事,高中教师仍在负重前行。 最近有一个词叫“内倦”,形容现在的高中教育很恰当。
在教育子女上,年青的父母应当慎重妥善对待,及时发现问题。
二
去儿子学校的路上,车辆很多,一路细雨蒙蒙,本地俚语叫“雾细”,即可用做形容词又可做动词。地面稍有湿滑。一路疾驰,按时到达。
回来的路上,大路畅通,车速较快,大约70,正跟车前行,路旁一行人忽然从车前飞奔横穿马路,紧急制动鸣笛,他忽然抬头,吓得呆立不动,忘了前行或后退。我死死的踩住刹车,快挨着他时堪堪停住,他赶紧退回。我赶紧观察后车,是一辆出租,从后视镜里可看到他也是堪堪刹住,得亏他驾驶经验丰富。从车窗再看行人,他一脸通红,眼里都是惊恐和庆幸,随后讪讪地看着我笑,黑红的脸上露出两排雪白又渗人的牙!
估计是个傻子。
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惊出了一身冷汗。
小心使得万年船,以后开车还得多观察路旁行人,尽量走中间偏右车道。车速不可过快!
三
今天上午上完课,考完勤回家,到家片刻,妻子推门而入。
见我在,问“你没考勤?”
“考完刚到家,到点考了”
“你来得早有什么用。”
“下次我来晚些。”
她将买的菜放在桌上,“今天不做菜了,还有鸡汤,下鸡汤面条”
我说“好,不用做”,便坐在沙发上看信息。
过了一会。
“这个盆子怎么那么多油?你怎么刷的?!”
我赶紧跑过去。鸡汤已倒在锅里!
自语“噢,这是盛鸡汤的盘。”
“抺布用完怎么没晾起来,你不知道有很高多细菌,你看看,都沾了!”
总算找到了我的毛病,没亏我到厨房一趟。
有问题一定出在我身上,然后数落我一通,估计已成为她的思维和习惯。
当然,习惯性的思维养成,我功不可没,在她的教育下,我天天有进步。
晚上7点多,喊我去她办公室拿订的鲜牛奶。
四
今晚值班,语文老师都有辅导,我没有排,学生有自习。给学生送一张进阶训练,怕学生不做,告诉他们,明天检查,凡是不做的,我不会放过他们,至死都不放过,死了也不会放过。
不知效果如何,俟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