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字,如果拥有素材,再加上自身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那么,笔下的新文章就能源源不断地产出。
可是,很多时候,提笔或是目盯电脑屏幕半晌,竟然按不下一个字。我自己也常常有这种感觉——江郎才尽、黔驴技尽。遇到这情况,其实蛮苦恼的,蛮焦燥不安的。
如何更好掌握素材能力呢?
台湾作家蔡淇华在《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一书中,提到“素材力”。
该文中,蔡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普世主题”,让学生自发把自己的搜集素材能力挖掘出来。
现在,我们沿着蔡老师对他学生的启发,通过启发前后两段文字片段的比较,一起学习素材力。
以下是蔡老师启发前,他学生写的作文:
“时光荏苒,国中三年有如白驹过隙,倏忽即逝。回想刚进国中的那一天,仿佛还是昨日刚发生的事情……这段回忆在岁月的侵蚀下晕染成黄,将是我最珍藏的回忆,如同醇酒愈发甘醇。”
蔡老师看到后,对学生说:“文字不错,但局限在中学生的生命经验。文章中只讲你,没有引起众生共鸣的普世主题。”
学生听了,并不明白,问:“什么是普世主题?”
蔡老师回答:“好的文章会呈现恒古不变的普世主题,那是召唤读者的密码。”
继而,蔡老师又指出文章内“时光荏苒、 倏忽即逝、珍藏”,这些关键词,它们共同在讲同一个内容——离别,或是人生聚散的无常。
捕捉这个主题契机,寻找和加入其他深入主题的素材,使得文章中能够表达出你是一个有如此“情怀”的人。
经过蔡老师指导,这名学生重新写文章,扣住普世主题,在“离别和人生聚散的无常”的表达里,引用苏轼词。
以下是重写后的新文章片断:
“爷爷去年参加了国小同学会,毕业七十年后再聚,许多死党已经不在人世了。
‘我没有想到,毕业那天竟然是与一半同学生死离别的日子’。爷爷说得感慨,像苏轼在九百年前写下:‘可恨相逢能几日?
’如果知道聚日无多,我们一定要利用相聚的每一刻,‘醉笑陪公三万场’。”
从以上两段,修改前后的相比,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素材力在写作中被运用的效能吧。
实际写作中,我们的素材从哪里搜集?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热于阅读书籍和他人的文章。
感受书籍和文章里作者的情感、观点和想法。敞开心扉地阅读,将从他人书籍和文章吸收进来的东西,结合及与自己内在感受相互整合。
第二,多听他人说话。包括他人愿意讲的故事,他人不经意间脱口出来的经典词句,甚至是笑话也行。
这些里,有没有一句话、一个词语或一个故事,特别触动我,特别震撼我,足以令我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如果被触动、被感动、被震撼,到底是哪里触碰到我心灵和灵魂什么了?!
第三,有机会的话,多与平台粉丝朋友交流互动,多请教、多学习和多了解的他们需求和问题。
因为这一部分的粉丝朋友也代表着其他同一特质的读者。而且交流互动,不仅可以加深双方的印象和情感,也可以帮助笔者自己查漏补缺。
第四,互联网上看到的热点,引发的不同思考、观点或想法。这些都是平时的素材来源之一,但注意不要去抨击伤害别人。
第五,过往和现今自己写过的日记,做过的笔记,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都可以转化为书写素材。
我们边走边写,边生活边写作,素材就在你、我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