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把写的短篇小说《只是分手》,发给我的两个好朋友阅读,请他们给我提提意见。收到我的文章文档,他们第一时间阅读,很快就给了我反馈,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静思己过。
首先,她俩都肯定了我写得还行。小潘是文字工作者,她说我写得比较细腻,环境描写很有画面感,她都震惊了(我猜这个有夸大的成分)。小梁呢,就是纯粹喜欢看小说的读者,她说文章有那种她读小说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感觉呢?我猜可能就是像个故事吧!
另外,我发现有简友在文章下的评论也说我写得细腻有画面感,这可能跟我之前的工作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我自己在写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点,我就是把我脑袋里的画面拿出来,逐一还原。这样写有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
小潘说文章的矛盾不够,而且冲突来得有点晚,挺适合中篇小说的叙事进度。我也发现了,我的确不太善于把控节奏。曾经阅读过简友梅落如雪的一篇文章叫《母亲的合约婚姻》,阅读过程中情绪一直随着情节而波动,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好文,能够让人沉浸其中,为角色的经历而欢笑悲痛。我还差得远着哩!这可没办法速成,只能慢慢精进喽。
小梁补充说我的主角都不怎么痛苦,她看自己身边的朋友失恋,都变得暴躁易怒,很难走出来,而我的主角特别云淡风轻,都感觉不到她失恋的痛苦。说完又补充一句,别看她母胎单身,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好歹也是看过不少言情小说的人。
我想了想确实是这样,虽然我写的是失恋一个月后的状态,但她其实还是挺痛苦的。一段不好的恋情给她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好的,譬如失眠、过度防备,都是后遗症,至于痛苦的部分好像被我淡化了。
小梁提出来这个问题之后,我重新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发现这跟我的人生经历有关系。我也有过一段不好的感情,精疲力尽,只想逃离,彻底分手后,有一种如释重负、重获自由的感觉。所以,是我的潜意识觉得离开一段不好的感情,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应该就是这种想法影响了我的安排吧!
有一本书里说你一定要坚持公开写作,只有公开写作才能接收到外界给你的反馈,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总能从中获益。简友们还有她俩的反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虽然现阶段我的写作技艺还不成熟,但我已经感受到我的成长了,我一定会慢慢地把我脑中的故事更好地呈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