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整体的福分,其实是有限度的。天地无极限,而人有极限。
没有一个家庭可以永远走上坡路,也没有一个家庭可以永远繁盛。有好,自然就有坏;有昌盛,自然就有衰落;有否极泰来,自然就有泰极否来。
家庭的福分,由祖先的气数、父母的气数、子女的气数构成。这三者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环扣一环的。
一方做得好,另一方就会有所得益,整个家庭衰退的速度就会减缓。反之,一方透支了另一方的福气,不仅各方都出问题,就连整个家庭的衰退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身为父母,不要透支子女的福分,也不要走极端。所有的透支、走极端,都只会让子女的人生往“悲剧”的方向发展。
父母最大的愚蠢,在这几个方面,耗尽了子女的福分。
1、父母造孽太多,子女会遭到报应。
所谓“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
因果报应,要么降临到自己的身上,要么降临到子孙后代的身上。反正,这个家庭的所有人,都会在劫难逃。
隋文帝杨坚,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亲家。宇文邕临死前,就跟杨坚说,大家都是亲家,你女儿是太子妃,未来的皇帝也是你杨家人,希望你能忠心辅佐少帝。
杨坚答应了。过了两年,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死了,由杨坚的名义外孙宇文阐当皇帝。杨坚觉得,为什么我要向小孩子称臣,所以杨坚夺了便宜外孙的皇位。
夺了皇位的杨坚,总是疑神疑鬼,就杀光了宇文邕的血脉,就连便宜外孙宇文阐也不放过。三十年之后,报应落在了儿子杨广身上,杨广被宇文化及干掉了。
父母所造的孽,所造成的因果,终究有一天,会让子女后代来承担,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2、父母负债累累,子女会贷贷相传。
网络上有一个笑话:现阶段大部分的家长,能够留给孩子什么东西?要么是贫穷,要么是贷贷相传的债务。
在这个全民负债的年代,我们所透支的,不仅是自己的未来,更是子孙后代的未来。继续下去,就会毁了好几代人。
试想,一对夫妻负债三十年,未来有可能四十年,孩子长大了,要还债,孩子的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孙子,长大后依旧要还债。这,不就是一种悲哀吗?
一个家庭,不留希望给子孙,只留负债给子孙,等于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未来、气数,那他们的人生,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谓“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有地,不要完全耕完,自己这代人耕种一部分,子女、孙子这代人耕种一部分,代代都有地耕,才是最好的选择。
否则,一代人耕了好几代人的地,一代人欠了好几代人的钱,这就有点“竭泽而渔”了。
3、父母捞了横财,子女会命浅福薄。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赚钱,就该赚干净、符合规则的钱,而不该捞取横财。这横财,看似不错,实际上是以透支家庭的福分为代价的。
在十几二十年前,不少暴发户通过某些手段,一夜暴富。可这些暴发户,也就富贵两三年的时间,就逐渐破产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破产的暴发户的子女,要么承受了巨大的债务压力,要么被父母宠坏了,走了歧路,要么中途遇到问题夭折了。反正,善终尤难。
我们要端正一个观念——不要有任何一夜暴富、一夜爆红的心理。在这个年头,所有一夜暴富、爆红的人,都会面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命运。
赚钱,循序渐进就好。尤其是普通人,安安分分赚点正当钱。至于横财,就不要碰了,普通人的命格是扛不住的。
4、父母三观扭曲,子女会走了歪路。
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子女所塑造的思维、观念,其根源就在于父母的家庭教育。
父母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塑造什么样的性格、三观。性格、三观,基本上会决定人之前途、命运。
有一个案例。一对夫妻,在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就教孩子当“三只手”。一开始,他们通过一些套路,让孩子偷到了一些钱。
由于偷盗成性,所以孩子也没有读书,而成为了混混一般的社会人。在18岁那年,他由于偷盗,被人打断了一只手,同时也坐牢了,特别凄惨。
为什么这孩子会走了歪路?因为父母给孩子传输了不恰当的观念,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坏人,所以孩子的一生,就被父母给毁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倘若父母做得不好,那孩子大概率也会走偏。上梁不正下梁歪。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