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鸵鸟受到惊吓会把头埋在沙子里以逃避危险。也由此引申出“鸵鸟政策”这个俗语,用来比喻遇到问题不积极面对,而是消极逃避、自欺欺人的做法。人们嘲笑鸵鸟的愚蠢,久而久之,鸵鸟就被用来代指愚蠢的人。
真相
这个流言是假的!鸵鸟遇敌时并不会把头埋在沙子里,逃跑是快捷而又有效地方式,即使没有成功跑掉,鸵鸟还能与敌人搏斗,其双足的力量足以杀死一头成年雄狮。
论证
【流言溯源】
鸵鸟作为愚蠢的象征早在圣经《旧约》中就有记载(伯39:13-17):“鸵鸟的翅膀欢然扇展,岂是显慈爱的翎毛和羽毛吗?……因为上帝使它没有智慧,也未将悟性赐给它。它几时挺身展开翅膀,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
不过最早描述上述鸵鸟行为的人,则是公元23-79年间的罗马思想家老普林尼(Gainus Plinius Secundus)。在他的自然历史著作中,普林尼写道:“(鸵鸟)认为当他们把头和脖子戳进灌木丛里时,他们的身体也跟着藏起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描述渐渐演变成鸵鸟是将头埋在沙子里。
【可能性】
如果“把头埋进沙子里”,鸵鸟会被憋死。鸟的鼻孔多半着生在喙的基部,而像几维鸟这样只能靠嗅觉觅食,不得不把鼻孔生在喙前端的鸟儿,插进泥里寻找食物之后就得用力喷一喷鼻孔,以除掉妨碍呼吸的杂物。
由于鸵鸟的头和身子相比显得很小,所以只要鸵鸟的头贴近地面,就可能被误以为头埋进了沙子里。在鸵鸟的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场景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误解,可能的推测包括:
当鸵鸟把脖子和头贴在地面上时,其敌人很难发现鸵鸟的头,而将鸵鸟的庞大身躯当成长着草的土堆。鸵鸟经常需要把头贴近地面,吞食沙石,以帮助消化。鸵鸟把卵产在土堆的浅坑里,借着太阳的温度来帮助孵化。雌性鸵鸟经常需要把嘴伸进坑里翻几次卵。
【鸵鸟的防御能力】
如果遇敌,鸵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虽然鸵鸟隶属于鸟纲(鸵鸟目下唯一一个种),但它不具备飞翔的本领。鸵鸟的翅膀已经特化,羽毛的细丝间没有钩系,无法形成完整的一片有飞行功能的羽毛。但鸵鸟凭借强有力的双足,奔跑的时速可以达到70公里。此外,鸵鸟所独有的只有两只脚趾的脚掌,也让他们更适应奔跑。
若是没有成功跑掉,鸵鸟还能与敌人搏斗。其双足的力量足以杀死一头成年雄狮。与此同时,不能飞的翅膀也可以辅助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