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据烟台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的贡汉生老师介绍,假鸡蛋蛋清是用海藻酸钠水溶液和明胶等化学制剂制成的,在这种“蛋清”基础上添加柠檬黄等黄色素,放入半个乒乓球大小的模具里,就制成了蛋黄。蛋壳则是用碳酸钙制作的。
真相
这个流言是假的!网上流传的“假鸡蛋”配方并不能做出媒体报道中描述的假鸡蛋。而那些煮熟后蛋黄像橡皮球的橡皮蛋其实只是“不合格”的鸡蛋,并非人工制造的假鸡蛋。
论证
造假的关键步骤无法复原
制造一枚可以在流通环节无法被识别出来的假鸡蛋,关键是蛋壳的制作工艺。从造假者的角度出发,如果能生产出一个可以以假乱真的蛋壳,里面装的蛋清和蛋黄如何反而不重要了。但无论媒体报道还是网络流传的各种假鸡蛋制作流程里,对蛋壳制作要么只字不提,要么含糊带过。
网传假鸡蛋工艺不能产生“橡皮蛋”
美文网流言蜚语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此前被媒体暗访的所谓传授“假鸡蛋”制作的报道视频。依据节目中透露出的配方采购了海藻酸钠、明胶、色素、氯化钙、碳酸钙等材料,按照其所谓的生产工艺,制作出了视觉效果类似于真品的“生假鸡蛋黄”和蛋清。但按照这样工艺生产出来的“蛋清”和“蛋黄”,在加热时会变成胶冻状,而不是有弹性的“橡皮球”。
真鸡蛋也可能变身“橡皮蛋”
在鸡蛋行业,“蛋黄异常”是比较常见的鸡蛋不合格原因。“橡皮蛋”是重要的一种类型。正常的鸡蛋如果在低温下保存时间过长,蛋黄也可能变硬而成为“橡皮蛋”。
橡皮蛋的最常见成因是饲料中的棉酚含量过高。棉酚来自于饲料中添加的棉籽饼。低含量的棉酚对于鸡的生长产蛋没有不良影响,而一旦过多就会导致蛋黄橡皮化和蛋黄颜色不均匀或者颜色异常。
媒体中的“假鸡蛋”报道几乎都可以用上面的理论给予解释,而没有一种已知的“假鸡蛋”工艺可以达到橡皮蛋或者以假乱真的效果。
假鸡蛋制作培训本身就是骗局
根据2010年12月26日央视《焦点访谈》,该栏目记者暗访了所谓“假鸡蛋制作培训“,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个以梦想成为造假者的人为行骗对象的骗中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