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晴。太阳露头,难得地看见远处的山尖和山顶上的佛寺以及塔。 ——阴天数日,期间夹杂或浅或厚的霾,不要说远处的景...[作者空间]
几轮寒潮后,隆冬纵深拓展。也有人把这段时间称为“残冬”,认为冬天万物萧条,百虫瑟缩,要韬光养晦。 在这个季节,没有...[作者空间]
寒流已经开始将冷冬在杭州挥出,即将进入到极致,今天阳光随意普照,人们依旧高高地竖起厚实的衣领,瑟缩着抵挡刀割般的寒...[作者空间]
大雪已过,冬季正式登场。季节不知不觉地在风雨里交替。前日还有太阳,虽然不太有热度,但清亮还能够铺满世界。从晴好到风...[作者空间]
可可西里是藏北的无人区,最早听说它源自于一本同名的电影。近日又看了一遍。私下以为,主题是颂扬人性与自然统一,感受最...[作者空间]
随着网络普及,新词层出不穷,转换也快。虽然有不少共享单车的企业开始倒闭,但这些日子最潮的可能还是“共享经济”。之前...[作者空间]
由南向北过桥,光射过来,金灿灿的。它的主人也是金灿灿的,像一个拥有耀眼光芒的圆盘——那是夕阳,虽然耀眼,但并不夺目...[作者空间]
太阳要落下的时候,霾把他掩了。 一片草坪倾听风从远处过来的声音。风没有脚,飘忽不定,不知道他从哪个方向来,也不知道...[作者空间]
晴,略冷。 深秋淡泊,得见云彩,得见太阳。云彩不多,就那么几片,在轻薄的天宇里闲散如神话里的仙人。太阳不热情,圆圆...[作者空间]
承天寺在银川市中心,坐西朝东,寺内现存建筑包括五佛殿、佛塔、韦驮殿、卧佛殿和一些附属建筑。承天寺塔位于寺庙的最西面...[作者空间]
夜静谧,除了键盘敲击的声音,只有闹钟嘀嗒。连续几日的降温预示着江南冬天的来临。 这几日一直晴,无霾或少霾。在街道上...[作者空间]
忽然很想念《南行记》,不是因为书中描写的世态炎凉,也不是因为书中表述的人性丑恶;而是因为书中展现的嘈杂的社会画面和...[作者空间]
友来电。 时间长,撂不下手里的活,于是免提。儿子计时,挂断便说:“56分钟。”电话里的交谈有些他听得懂,有些他听不...[作者空间]
汪曾祺先生在《故乡的食物》中回忆:“螺蛳处处有之。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作者空间]
敬佩鹅卵石。 他一直生活在山涧。曾经在北方干涸的山涧里看到过成群结队、让你震撼的巨大而班驳的鹅卵石,布满沧桑; 他...[作者空间]
风再烈,也会过; 夏再热,也有秋。 恍然间,桂花又开了,眼下最多的是灿灿的金桂;虽小,数量却多,繁星样地点缀在郁郁...[作者空间]
不知觉间,秋意渐浓。 渐浓的秋意透过高天上的薄云洒下来,铺遍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湖泊和池塘,每一棵树和每一株...[作者空间]
“互联网+”热了几年,甚至街角卖臭豆腐的大妈都开始用微信和支付宝了。 ——忽然想到了碎片。 这个词从脑海里跳出来的...[作者空间]
杭州的秋来得快。 ——正当你慨叹蝉鸣蛙唱的时候,桂花也悄无声息地打着骨朵儿,不动声色地摇响了金铃。桂香由淡到浓,再...[作者空间]
很思念冬日的阳光。 记得高中时,学校的教学楼是东西向的船舰型,似乎是4层,二楼、三楼和四楼的东面都有宽阔的平台,平...[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