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年前,看到一位好友推荐了一本书——《实战经济学》。农历年后,我正式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到今天,基本看完,可以说...[作者空间]
纯粹的“思想的痛苦”,是读康德哲学。这是一种“自讨苦吃”。也只有在这种“自讨苦吃”中,思维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作者空间]
【1】 就“活着”本身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活着的意义,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由此可以结论:人生是创造性的。...[作者空间]
【1】 “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呢?除了“高考状元”,少见“少年英雄”或“英雄少年”了。是否“非英雄主义时代”了?...[作者空间]
“以终为始”,是二十来年前所读的一本书讲的一个人生作为的“方法”。还记得那本书的名字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作者空间]
在我们这个族群,有一种“着迷”,不知是否“古已有之”,是谓“官迷”。我在年轻的时候,也被人称为“官迷”,其实是误解...[作者空间]
“向死而生”,是人生的根本逻辑。但若没有“向死而思”,这个逻辑也就没有多大价值了,甚至根本没有价值。 或许是年龄的...[作者空间]
又要高考了。 我的“高考”已经远去四十二年了。 许久以来,我对“读大学”的重要性是坚定而不动摇的。然而,今天却是“...[作者空间]
又是一个初夏的静夜。 “思”,让人难以入眠。“想”即展开了。 只是一个“想”字,就让历史一幕一幕地呈现了。 “中国...[作者空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是庄子的话,出于《庄子•知北游》。一般来说,人们都肯...[作者空间]
夏天的风,吹起了思绪。 由于“新冠疫情”,整个春天可谓“寸步未离家”,至今还是不能走多远,一切和大自然相关的美好,...[作者空间]
大千世界,万物存在。间接有用于人的,直接有用于人的,均为不可胜数,更不是一句话能够道尽的。何者“有用”,何者“没用...[作者空间]
回想自己,很难说自己是什么时候步入真理的轨道的。 应该是从少年时代“接受真理”开始的。“求知”也算是“求真”吧。 ...[作者空间]
不可选择,才是“本体”。 这是“哲学语言”了。换作“常识语言”来说,“我是我”是不可选择的——谁能选择“自己”呢?...[作者空间]
假如让你重新学习一个专业,你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呢? 以前,我就琢磨过这个问题,那时的想法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力...[作者空间]
人生之所以不容易,在于人生道路走得艰难。最为艰难者何在? 应该问问这个问题,更应该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我愈益觉得:...[作者空间]
方法就是能力。 这是我早已明确的一个观点。“没办法就是没能力”,是我的基本论据与论证。 方法论是什么呢?直言则是对...[作者空间]
“逝者如斯夫。” 时间的“一维性”总是让人感叹的,也让人有一种“无可奈何”。 面对时间而沉思“自我”,“无悔”多少...[作者空间]
“我”在现代汉语中是第一人称的代词,在现实生活中广为人们所用,达到了“不自觉”的程度。可以说,除了老师说“以第一人...[作者空间]
有一个“通向‘科学’的次序”: 首先是事物的存在和它们的过程。其次是我们对事物及其表现的思想。最后是将我们关于事物...[作者空间]